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彌勒信仰概述




彌勒信仰概述
作者:演慈法師
 

  前言
  透過上生經的介紹,我們知道在中國,列在五大菩薩之一的彌勒菩薩,他是未來娑婆世界的主人,在人壽五萬六千歲,他將降兜率,來人間示現成佛。現時寄居兜率天內院,在天上教育天人,以及教育求生兜率的往生者。
  彌勒菩薩是未來佛,是釋迦佛的繼承者。因此,不但古代印度,很多人信彌勒,敬仰彌勒,西域也很多人信仰彌勒,中國也很多人信仰彌勒。我們可以從高僧傳看出來,很多高僧大德一心一意求生兜率淨土,親近彌勒菩薩。
  然而,從古至今彌勒信仰,可以說從興起、發展、興盛到衰亡,這其中事情是很多,我們來瞭解彌勒信仰的種種因緣。先來瞭解它的興起。

-----------------------------------------------------------
  一、彌勒信仰之興起
  (一)、起源:
  彌勒信仰的起源,應該是在印度。釋尊滅度後三百年間,印度一般人的信仰是信釋迦,不信別的佛。後來部派佛教興起,大乘佛教也出現,所以導致那些佛教徒也信十方佛了。最早期,信仰彌勒最主要的因素是彌勒經及聖像之出現。
  (二)、彌勒經之出現
  1.最早譯出的彌勒經典《彌勒成佛經》(西元三三年間|竺法護譯)|敦煌人。
  2.第二譯出的彌勒經典《彌勒下生經》、《彌勒成佛經》(五世紀初|鳩摩羅什譯)|龜茲人,生長在西域。
  3.第三譯出的彌勒經典《彌勒上生經》(五世紀|沮渠京聲譯)
  (三)、彌勒像之出現
  近代在印度犍陀羅古代佛教美術中心,發現西元二世紀後期之彌勒像,而且有很多。彌勒信仰之興起,由彌勒經彌勒聖像之出現可以看出,發源於印度,尤其以西北印度最盛。後來,因為文化交流,彌勒信仰從西北印度,逐漸擴展到西域。最後,西域之經典彌勒經,由西域語文轉翻為漢文,西域之信仰彌勒,再影響中國。也就是中國的彌勒信仰是由西域影響的。

-----------------------------------------------------------
  二、中國彌勒信仰之起源
  西元七世紀初葉,玄奘大師由天山南麓去印度。在途中經過敦煌寺,寺內就有彌勒像
  唐代道世著《法苑珠林》,記述玄奘西行途中的見聞說:玄奘三藏云:西域道俗,悉為彌勒之業。  所以,彌勒信仰雖起源於印度,但交流後,在西域也成為普遍的信仰。
  中國的信仰起源,是由西域傳入的。那是由彌勒經,原是西域語文,由竺法護、鳩摩羅什、沮渠京聲三位翻為漢文,因此彌勒信仰也傳入中國。接觸了彌勒經彌勒像就有大德信仰彌勒。早期最初信仰者是晉朝的釋道安。由他和弟子發願求生兜率淨土,影響後來佛教中很多人物,也嚮往兜率淨土,也信奉彌勒菩薩
  現在介紹早期發願求生兜率淨土的幾位高僧。
  道安法師
  道安法師,是中國佛教史著名法師,生在東晉時代(西元三一二年|三八五年),俗姓衛,山西常山人,佛經三分科判是道安師之偉大貢獻。
  高僧傳記載:道安法師十二歲出家,他神智聰慧異常,但由於形貌生得醜陋,所以不為師父看重,只叫他做些粗重的工作,如此三年,一本經也沒念過;然而,安師並無絲毫怨尤,每天仍是快樂的工作。
  有一天,他對師父說:請師父給弟子一本佛經,田中工作休息之暇,可以讀讀。他師父隨手拿了一本《辯意經》給他,約有五千餘字,他早出晚歸,便把經還給他師父了。他師父以為他看不懂,就接過來放入經函。可是第二天早上,道安下田工作時,又向師父再要一本佛經讀。他的師父問他:昨天拿去的書看懂了嗎?安師說:看懂了,所以交還師父再換一本看。他師父帶著懷疑的神情又取了一本《光明經》交予他,這本經有一萬多言,但是到了晚歸時,仍把早上借去的經還給師父。他師父問:怎麼又看完了?”“是的,看完了。他師父不相信,叫他背誦;他朗朗誦出,一字不差。從此,全寺僧眾,都對道安拭目相看,再不對他以貌而品其高下了。
  青年時代就受完具足戒,四十五歲在太行山創立寺院,是時拜他為師者數百人。安師解經、講經時,非常謹慎,常常恐怕不合佛意。
  道安對於漢譯佛經,其意不明之處,頗難解釋,欲想請彌勒菩薩為他決疑。以及安師在經中瞭解,彌勒是未來龍華三會天人師。今在兜率內院,所以一心求生兜率淨土。因此,時常帶弟子法遇等,在彌勒佛前立誓,願生兜率天。
  後來在建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西元三八五年),忽然有一位形貌醜陋的異僧,來到寺院投宿,不巧寺院房已住滿,當日管理事務的僧人,就安排他住堂中。當夜這位元異僧,從視窗出入非常自然,有人看到感覺非常驚訝,就馬上向安師報告,安師知道這位一定是異人,來此地一定有目的。於是急忙前來問安,並且問明來意。
  這位僧回答:自有所為而來。  安師說:我自己瞭解,罪業深厚,是不能度脫。  異僧說:不然,你善根深厚,即可度脫,但須沐浴聖僧,所有的願才滿,因緣才成熟。於是就教導安師沐浴方法。
  當時,安師就請問他,來世所生之處所。異僧以手向西北空中一比一畫,即時看見他撥開雲霧而兜率陀天勝景,即現在前。當天晚上,有數十人同時看到。
  到了二月八日,早齋用完時,他忽然向大家講:我要走了說走就走。可見其人,生也有自,去也有所歸。
  法師肘中生有一塊方肉,上面有通文,當時的人都說安公是印手菩薩轉世。
  法遇法師
  法遇法師,姓氏不詳。年少好學,後隨道安大師出家,住在江陵長沙時,跟隨他學習的弟子有四百多人。
  有一天,一位寺裡的僧人喝了酒,當晚也沒有做晚課。法遇法師知道了,只是給予警誡而以,並沒有把他趕出去。
  不久之後,道安大師知道這件事,便用竹筒裝一支荊條,親自緘封並題字,寄給法遇,法遇開封一看,只是一支荊條,知道是為了喝酒的事,而自己處理不當,使得道安大師費心,於是深深感到慚愧,就命維那師集合大眾,把杖筒供置於佛前,上香後,向筒致敬,然後取出荊條交給維那師,自己伏在地上,命維那師打三下,再放入筒內,對大眾淚流滿面的自責,從此以後大家都精進用功,沒有人敢再犯戒了。
  他曾經寫信給慧遠大師說:吾人微闇短不能率眾,和尚雖隔在異域,猶遠垂念吾罪深矣。  法師一生用功修行,與道安大師發願往生兜率淨土,後來六十歲時,在江陵往生了。
  曇戒法師
  曇戒法師,字慧精,俗姓卓,晉朝南陽人。居家時游心於外道的典籍,後來聽到法道法師講《放光般若經》,於是向人借了一件衣服去聽經。聽完了後深深的體會佛法的道理,於是棄舍以前所學,發心從道安大師出家。
  曇戒法師出家後,精進用功,博通三藏,誦經五十萬餘言,每日禮佛五百拜。後來生病時,彌勒佛號更是不離口。
  他的弟子問他:為什麼不發願往生西方淨土呢?  他回答說:我與和尚(道安大師)等八人,經常共同的發願要往生兜率淨土,和尚與道願法師等皆已經往生了,只有我還沒有去,我還是發願要往生。  話一說完,即有光照在他的身體,容貌安詳的往生了。曇戒法師春秋七十,他的弟子們將他葬在道安大師墳墓的右側。

-----------------------------------------------------------
  三、中國彌勒信仰之發展
  (一)、發展之因素
  在中國,彌勒信仰會發展是有原因的,我們來探討原因。
  1.彌勒像之出現與傳入
  *出現:
  彌勒像在佛滅後四八年時代,北印度有位阿羅漢,名叫阿利難陀,他以神通力,帶名雕刻家上兜率天,看彌勒的慈容,然後來人間作像,一共三次,才完成人間第一尊彌勒聖像。這尊像就是法顯在西元三世紀末去印度,所拜見之像。之後,近代考古學家,在印度犍陀羅地區,發現西元二世紀末期之彌勒聖像。玄奘大師去印度途中,在西域敦煌寺,見有彌勒像(西元七世紀初)
  *傳入:
  初期傳入之彌勒聖像,是來自西域(與彌勒經同時)。後來傳入之彌勒聖像,是來自印度。
  2.彌勒經之譯出
  *竺法護譯出《彌勒成佛經》 (西元三三年)
  *鳩摩羅什譯出《彌勒下生經》、《彌勒成佛經》。
  *沮渠京聲譯出《彌勒上生經》。
  3.大德道安等八人與法顯之傳播
  由於釋道安與弟子法遇等八人求生兜率淨土,信仰彌勒而影響後人。之後有著名人物法顯,他也信仰彌勒。玄奘、窺基師徒,不但信仰彌勒,也求生兜率淨土,並勸眾生求生兜率,大力弘揚彌勒法門。相繼受其影響者,不乏其人。
  4.彌勒之靈驗
  彌勒信仰會發展,彌勒給人之靈驗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法苑珠林》卷十六:東晉戴顒,受友江夷之托,造觀世音像,致力罄思,欲令盡美,而相好不圓,積年無成。後夢有人告之曰:江夷於觀世音無緣,可改為彌勒菩薩。戴即停手,馳書報江,信未及發,而江書已至。俱於此夕感夢,語事符同。戴喜于神,應即改為彌勒,於是觸手妙成。其像安於會稽龍華寺。
  曇副施貲財,造彌勒像。又夢彌勒佛,手摩其頂,天香幡氣,神龍現體,一二年中靈應相襲。
  智嚴受具足戒後,恐不得戒,上兜率問彌勒,彌勒告以得戒。
  5.由經知道釋迦之繼承者乃兜率天主彌勒。
  《上生經》傳入中國,中國人知道釋迦之繼承者是彌勒。因此紛紛皈依這尊菩薩,信仰這尊菩薩。
  以上五點因素,是造成中國信仰彌勒之發展。
  (二)、發展之過程
  1.信仰者紛紛造像供養
  南北朝之雲崗石窟,其中第一、三、六、七、八、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七窟中,都有供奉彌勒菩薩。
  北齊(唐邕)造七尺像。
  陳朝(尚書)造八十尺像。
  隋朝(智周)造丈六像。
  唐朝(慧頵)造二尊丈五像。
  唐朝(慧雲)造丈八像。
  唐朝(法興)建彌勒大閣高九五尺,中供彌勒聖像等七十二尊。
  唐朝(海通)造三六尺像。
  唐朝(高宗時代)造一尊。
  唐朝(六八)(處貞)造五○○尊。
  唐朝(七三八年)造一尊。
  窺基法師造彌勒像(窺基傳)
  2.彌勒上生變相圖及彌勒下生圖之塑造
  西元八二六年,山西鳳台塑造彌勒上生變相。
  敦煌千佛洞發現彌勒下生圖。(蠰佉王及婆羅門女聽聞彌勒說法之相)
  3.以彌勒相關為名的建物出現
  龍華寺(戴顒作像安置處)  彌勒精舍(劉宋文帝時法祥造)
  4.由求生大德相繼而出
  法顯
  法顯大師是曾去印度留學(求法)之大德。
  他於西元三九九--四一五年,去印度留學。在北印度陀歷國,曾去禮拜阿羅漢以神通力上兜率內院見彌勒(帶雕刻家去)來人間所作之像。
  又在瞻波國時,聽天竺道人誦經,知道釋迦牟尼佛所用之缽,現時海龍王持入龍宮。至彌勒佛成道時,佛缽始出,四天王獻給彌勒。因為賢劫千佛共用一缽。
  法顯去印度求法,途中見過彌勒之聖像,又聽有關彌勒之經,對彌勒之信仰,由此因緣建立。
  附:四王獻缽
  四王獻缽
  本行經云。世尊思惟過去諸佛。皆悉持缽而受於食。時四天王。各從四方。持四金缽。奉上世尊。世尊不受。將四銀缽。世尊不受。將四頗梨缽。而亦不受。四琉璃缽。亦復不受。四瑪瑙缽。而亦不受。四硨磲缽。亦復不受。時毗沙門天王。告餘天王言。我念往昔青色諸天。將石缽來奉我等。白言。今此石缽。仁等可用。受食而吃。復有一天子。來白我言。慎勿于此石缽受食。宜應供養。比之如塔。當來有佛出世。號釋迦牟尼。可將此缽持奉世尊。時四天王速疾還宮。各執石缽盛滿天花。以香塗缽來詣佛所。共將四缽。奉佛。白言。唯願世尊。受此石缽。世尊復念。此四天王。以信淨心。奉我四缽。我亦不合受持四缽。若受一人。三人有恨。我今總受四王之缽。爾時世尊。受四天王缽已。如是次第相重。安置左手。受已。右手按下。神通力故。合成一缽。堅牢清淨。四際分明。
  玄奘
  玄奘法師之傳記,已經在上生經結束時介紹過。他是在七世紀中,去印度求法。跟隨戒賢大師學習唯識。當時印度之彌勒信仰,以及聖像很盛行。他非常信仰彌勒。
  續高僧傳卷四:
  玄奘本來就願生彌勒天上,到游西域時,又聽說無著兄弟都生兜率,求生心更切,一有空就發願,願生兜率天,奉見彌勒佛。
  玄奘大師俗姓陳,名偉,是河南洛陽縣人,生在隋文帝時代(西元五九六年),大師十三歲隨他二兄長捷法師出家于淨土寺。二十歲時在成都受具足戒。當他研究佛經時,因為由梵文所翻譯,經中有很多辭不達意的地方,為了徹底明白佛法,就決心學晉代法顯大師西游,去印度留學,也可以把完完整整佛法帶回中國。
  玄奘大師離開中國時三十五歲,前後三年才到達中印度摩揭陀國,多次體力不支昏倒中途,在印度前後十七年。有一次在恒河與八十餘人渡船時,遇到十幾條賊船,船上的人被洗劫後,賊人又要殺玄奘大師來祭拜他們所信仰的邪神,那時玄奘大師就地打坐,面無懼色,一心觀想兜率陀天,口念南無彌勒尊佛,願離世後即生兜率內院,恭敬供養彌勒慈尊。
  不久大師入定,神魂上升兜率陀天,見彌勒菩薩,當他身心歡喜時面露笑容。此時群賊正要取其首級祭神,看他面貌時覺得奇怪,突然黑風四起,把賊船全部翻覆,賊人才跪地懺悔。
  有一日,玄奘大師來到一處勝地,其中有一精舍,內有一尊由檀木雕刻的觀世音菩薩,供人禮拜發願,心誠者靈驗無比,但必須在七步外,以花環擲在菩薩的手臂為准。玄奘大師欲求知三願,也買花編成花環,來到菩薩前,至誠向大士發願:
  「學成歸國平安無難者,願花環掛在菩薩手掌」,擲去後果中。
  「所修福慧願生兜率天,侍奉彌勒菩薩,如願者花環掛在菩薩另一手臂」,擲去後果中。
  「在如來聖教中稱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皆可成佛,是正確者,花環掛在大士頸上。」所求者一一如願,大師非常歡喜。
  六十二歲年底,大師剛譯完六百卷大般若經,大家慶賀功成,當日得到諸天散花,並聽到空中音樂及滿殿香氣,時玄奘大師也覺得身疲力竭。當夜有一弟子叫玄覺,夢見一座高大莊嚴寶塔,忽然崩塌,醒後向大師報告,玄奘大師即非常嚴肅說:「非汝身事,是吾滅謝徵兆。」
  當月初九黃昏時候,不慎跌倒,擦破皮膚,導致破傷風,因此昏迷,而夢見白色蓮花,大如帆船,潔淨鮮美,自己結跏趺坐於花中,幾日後,又夢見百千相貌莊嚴天人,各捧妙花珍寶裝飾法師臥房。
  二月初一,自知即將別世,最後而說偈言:南無彌勒如來,應等正覺,願與含識,速奉慈顏。南無彌勒如來,所居內眾,願捨命已,必生其中。當夜,弟子慧德法師,又見千尊金人,自東方降臨,進入譯經內院,甚至花香滿室。
  二月初四,明藏禪師,又見二位身高丈餘金人入室,共捧一朵白色蓮花,大如車輪,花瓣三重,葉長尺餘,光淨鮮豔,捧到大師床前,並且說:師從無始以來,所有損害眾生諸惡業,皆由今之小疾而得消除,實在值得慶幸。  明藏見大師非常安靜,恐師謝世,即問:師!您聽見嗎?  大師說:勿問,以免妨害吾之正念。  初五三更時分,弟子大乘光,含悲問師:師父!上生彌勒內院否?  大師微開雙眼說:得生。說完,氣息微弱,即生兜率內院,是年六十三歲。
  玄奘大師,只求往生兜率內院,奉事彌勒慈尊,等待未來龍華三會,隨慈尊下生廣作佛事。他曾作彌勒禮贊一篇,欲後世修道者,日日贊禮彌勒慈尊,將來得生彌勒內院,以至將來得無上菩提。
  窺基大師
  窺基大師,字洪道,是唐朝將軍尉遲宗之子,生於貞觀四年。
  當年玄奘大師去天竺取經時,有一次,行經一座雪山,看見一個地方的上面有數丈的光芒,於是便往那個地方去,到了以後發現有一位僧人在那地方打坐,玄奘大師知道那位僧人入了定,於是便以酥油塗滿他的身體,之後以打引罄令他出定。
  出定後,玄奘大師問他:大師為何在此入定呢?  僧人回答:我是迦葉佛的弟子,在此入定是為了等候釋迦牟尼佛降世,以助其弘法度眾。請問釋迦佛降世了嗎?  玄奘大師回答:世尊已經滅度一千多年了。  僧人說:那我只好再等彌勒菩薩降世了。於是便打算再入定。
  玄奘大師說:如果你在定中而又錯過了彌勒菩薩下生,那要怎麼辦呢?  僧人:“說得也是。  玄奘大師說:不然這樣,從此東去有一個中國,你到他的京都出世,等我取經回來,你也長大了,到時後我再來度你,共同來求生兜率淨土。如此便不怕錯過了。據說這位僧人就是窺基大師。
  而玄奘大師要度窺基大師時,也有一段趣聞。
  玄奘大師回國後,知道僧人出生在將軍尉遲宗家裡,於是便去將軍那裡,將軍便叫兒子出來拜見大師。將軍對於自己兒子的才能感到自豪,於是便要他將自己所作的兵法背給大師聽。
  大師聽後便說:這種兵法西天小兒亦能頌,怎麼可以說是您兒子作的呢!便叫隨行的一位小童頌出。而將軍聽了以後,以為兒子去抄襲別人的,因而發怒要殺他。
  大師連忙阻止說:將軍要殺他,不如讓他跟我出家吧!  將軍想想兒子如此不爭氣,不要也罷,就答應讓他跟玄奘大師出家。而窺基大師也覺得莫名其妙。原來玄奘大師所帶來的小童有很強的記憶力,聽了窺基大師背了以後,就能記下來,而且隨後背出,並非窺基大師去抄襲別人。這也可見玄奘大師為度化窺基大師的苦心。
  大師十七歲,為玄奘大師弟子,隨奘師習梵文。梵文習成後,隨奘師在大慈恩寺等處,譯出所有大小乘經,又勤於著述和造疏,被稱為百部論主。一生中主要著述有唯識述記、唯識樞要、因明大疏、瑜伽論略纂、大乘法苑義林章等。玄奘大師所傳之唯識學,由窺基大師發揚光大,故有唯識宗祖師之稱。
  有一次,大師去拜訪道宣律師,道宣律師因持戒精嚴而感天人送食。所以留大師吃中飯,到了中午天人遲遲未來,大師只好餓著離開。大師離開後天人才來。
  道宣律師問:今天為什麼這麼慢?  天人答:剛才有一位大菩薩在裡面,房子四周都是金剛護法,因此我進不來。道宣律師這才知道天人所說的菩薩是窺基大師。
  大師有一次游五臺山,在西河古佛刹過夜,當夜夢身在半山中,山岩下有無量人眾,唱出悲慘哀苦聲音,冥冥之間,首先不忍聽聞,後來徒步往下坡看個究竟,忽然抬頭向上看見一城池,城中有人喊聲:住!住!住!基公您不合來此地。是時有二位童子自城出來,問大師說:汝看見城下那些罪苦眾生嗎?  大師說:我只聽到哀號聲音,沒看見他們。  二位即時丟下一支劍,叫大師:剖腹自然能見他們。  大師聽後舉劍即時剖腹,腹開後射出二道金光,照亮山下,見無數眾生,受極苦罪刑,時這二位童子入城持二卷白紙和毛筆給大師,大師接後而去,天亮醒時覺得非常驚異,第二天,寺中一角落光芒四射,大師循這道光尋找,竟然發現內有一彌勒上生經,和數卷髮光紙。當他回憶昨夜之夢時,心想,必定是慈氏菩薩令我注解本經,以救眾生出離苦坑。
  大師一生常造彌勒菩薩像,供人朝拜,又叫禮拜者發願往生兜率淨土,朝見彌勒慈尊。大師每日對彌勒慈尊像,誦菩薩戒一遍,持後又發願往生兜率內院,久而久之,全身竟然現祥瑞之光,非常燦爛,後來在五臺山,以玉石造文殊菩薩像,寫金字般若經後,身體也發光。
  後於永淳元年壬午示疾,到了十一月十三日往生於慈恩寺,春秋五十一。
  戒賢論師
  戒賢論師,是三摩呾吒的王族,乃婆羅門種。少年時好學有風操,遊遍整個印度,希望能找到一位窮盡真理的善知識。後來到了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遇見了護法菩薩,聽他說法後而信服,並且請問護法菩薩究竟解脫之理。
  後來護法菩薩名聲越來越廣,遍及整個印度,外道知道了,便到摩揭陀國擊鼓並且說:我從南印度來的,聽說貴國有一位大論師,我雖不才,但希望與他來議論。  國王說:可以,就讓他和你辯論吧。  於是就派使者告訴護法菩薩:南印度有一位外道,不遠千里來要和您辯論,希望大師您能夠赴集論場來。  護法菩薩聽了就要去和他辯論。這時戒賢論師就請問他要去那裡。護法菩薩說:今有外道異學要來和我辯論,而我要去摧破他們。  戒賢論師說:我在這也學了一段時間,就讓我去吧。
   
護法看見自己的得意門生這樣說,就很歡喜得讓他去了。
  戒賢論師去時,大家都輕視他年紀小。護法菩薩知道,就對大家說:只要有高明的見解,不要問年紀的多寡。因此知道戒賢論師必破外道。
  外道發難後,戒賢論師就依理一一破斥,只到外道辭窮才知難而退。這時戒賢論師才三十歲而已。因為戒賢論師勝了,國王就封邑為其供養。
  當初玄奘大師剛從長安出發時,戒賢大師已經一百多歲,因為患風濕症,每當病痛發作,手腳疼得像火燒,也像刀割,甚至一年一年越加嚴重,後來因為非常痛苦,竟然要絕食自盡,絕食當夜在睡夢中,見了三位天人,從天而降,一位金黃色,一位琉璃色,一位白銀色,形貌威儀端正莊嚴,其中一位就問戒賢法師說:你要捨棄此身嗎?經上說身是苦之根本,但是並無教人厭棄此身體。汝今生的痛苦,是因為你過去生中曾為國王,但是喜歡陷害百姓于苦惱中,所以招此報應,現在你應該明白宿世罪愆,多多反省,至誠懺悔。忍受痛苦,並且更要勤講經論,到時罪業盡,自然痛苦消滅。如果絕食自殺,苦報決難了結。  那時戒賢法師聽後,十分感激就至誠禮拜。其中金色天人,指著琉璃色的天人,對戒賢法師說:汝可認識?這位就是觀世音菩薩,另外這位就是彌勒菩薩。  戒賢大師即刻頂禮彌勒菩薩說:戒賢願生兜率尊宮,不知能如願嗎?  彌勒菩薩向戒賢大師說:只要廣宣正法,將來一定如願得生。  金色天人又自己介紹說:我是文殊師利菩薩,我見你枉自棄身,有害無益,故來相勸。你當遵照我的話去做,好好弘揚瑜伽論等,以便普及尚未聞者,你的病自然會慢慢好起來。三年之後,有一位大唐國僧人,愛樂大法,欲依你修學,你要好好等待他來,盡心教授。  戒賢大師再次跪拜,等他抬頭時,三菩薩已經不見了。醒來後方知是夢,自那時起風濕病也漸漸痊癒。
  後來玄奘大師來到那爛陀時,戒賢論師跟他說這段因緣,並且問他:你來到這裡已經多久了。  玄奘法師回答:已整整三年了。  玄奘法師來到那爛陀寺後,跟戒賢大師學諸論五年。在那爛陀寺五年中,是跟隨戒賢大師,學唯識宗,瑜伽師地論、五明、中論、百論、顯揚對法論、大乘莊嚴論、辨中邊論、金剛般若論、分別瑜伽論等。由於玄奘大師用心學習,戒賢論師也傾心相授,所以玄奘大師都通達這些經論。
  竺僧輔法師
  竺僧輔法師,姓氏不詳,西晉鄴人也。年少出家,持戒精嚴,通達諸論且又善經法,在洛陽弘揚佛法,大展宗事。
  後來遇到西晉亂事,又值饑荒,於是便和道安法師等去避難,每天討論佛法。不久又到荊州上明寺去居住,每日只以簡單的蔬菜為食,更時時禮佛懺悔。發願要往生兜率淨土並來瞻仰慈氏菩薩。
  那時荊州刺史王杭禮請竺僧輔法師為戒師。有一天,法師說:我明天就要走了。到了要往生時,整個房間都是妙香,僧俗很多人都來觀望,就在當日晚上無疾而終,逝時六十歲。寺裡的僧眾也為他起塔。
  智晞禪師
  智晞禪師,俗姓陳,穎川人。很早就跟隨智者大師受學。有一次他擬建一座伽藍殿,一切都造好了,只是留下一個經台,找不到材料來安置上去。
  在他所住的香爐峰上,林木秀異,而山神很靈,自古以來,沒有人敢去採伐那地方的林木。當時大家議論紛紛,都以為建築經台,是供養法寶法器的,也只有香爐峰上,堅硬的柏樹才可以採用。當大眾把這個意想告智晞師以後,智晞禪師低頭沉吟了一會兒,才對大家說:既然那些柏木,是山神所護持的,那麼,你們就千萬不得造次啊!  當晚智晞禪師夢見有人對他說:香爐峰上的柏樹,都施給你拿去建造經台吧!  第二天過堂吃飯時,智晞禪師很高興的宣佈可以開始伐木了。這時在旁邊的侍者,感覺非常奇怪,便問他說:昨天你不是不許可嗎?為什麼今天又變了主意呢?  智晞禪師說: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你們放心去取好了,不會有什麼災禍的。  當時有一位名叫法雲的和尚,要去香爐峰行頭陀行。智晞禪師知道了曾勸他說:那山的山神,性情剛強,你的道力微弱,恐怕不是他的對手,到那裡一定會不安的,你萬萬不要去啊!可是他不聽,便自去了,到了山下果然不到兩天,山神便出現了,終日騷擾他。不多久,他便被驅逐了回來。
  後來有一天,智晞禪師向一位正在房中誦經的道洹說:今晚會有僧人到來。  說罷,他就退了出去,當他走後,不久即有一位手持錫杖和鐵缽的僧人走了進來。一會兒,隱沒在佛殿邊。過後就聽見殿上有鏗鏘洪亮的鐘聲傳了出來,音響震動山谷,智晞禪師聽了便對眾人說:那是在呼喚著我啊!數日後,他對弟子們說:我的時候到了!說完當即沐浴完畢,升座說法,盤座閉目而去。這時弟子們齊聲哭泣,他又睜開眼告誡他們說:我習禪以來,凡四十九年,勤勉不遺餘力,你們當依此勤修道業,怎麼拘於私情?說者門人拭去眼淚,問他當去何處投生,晞師對他們說:我要投生兜率天去了。那裡有我的先師智者大師在座;還有,我順便告訴你們吧!在他兩旁的寶座行列中,還有一個空者的座位,要經過六年後,留著給灌頂禪師去坐的。
  智顗大師
  智顗大師,俗姓陳,其母夜夢祥雲繞身,欲拂去時,忽有聲云:寄託王道,何佛去耶?因此遂有妊。師生于梁武帝大同四年七月荊州之穎川,十八歲出家,從法緒受十戒,依慧曠稟具足戒,後詣大賢山讀誦法華、無量義、普賢觀三部經典。顧江東無可問之師,遙慕慧思禪師德風,往光州大蘇山入普賢道場行法華三昧,誦法華經至藥王菩薩本事品:諸佛贊言: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之文,豁然照了法華三昧。即將所證呈白思師,師歎為非爾弗證,非我莫識。所入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也;所發持者初旋陀羅尼也;且為輾轉開演四夜,自此更極精進,曾代師講大品經,思師親臨其席,歎曰可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者也
  大師以二十三歲之青年,遇慧思禪師而築天臺開宗之基,三十歲奉師命往陳都金陵,時儀同三司沈君理,請大師于瓦宮寺講法華經,大師開講法華經經題,於啟講日,陳帝束停朝議一日,王公相將皆來聽講,是實天臺開宗之紀元,佛教傳來中國約五百年,時陳大建元年也。
  大師初旋為眾講大智度論,說次第禪門,駐錫金陵者凡八年,夫希名利者競于市,重修行者隱于山,違緣,則常士所遮;若遇順緣,非傑士安能勇退。大師行化金陵,榮譽無倫,順緣之至。然大師深懷天臺幽境,神慕道幽閒跡,故于陳大建七年三十八歲時,隱遁天臺,九年間度其岩棲溪飲飲生活,擴拓建立本宗之根本焉。
  隋開皇十一年,晉王廣在總管府金城殿,設千僧會,請大師為授菩薩戒,賜智者號,自稱弟子。
  隋開皇十三年四月,大師五十六歲,於玉泉寺說法華玄義,翌年說摩訶止觀。止觀,蓋一夏敷揚,朝暮二時,慈沾法雨者,達一千多人。
  大師于法華經,玄義、文句、止觀三大部講竣,玄義,立五章。說法華首題;文句解釋法華一部別文;止觀,依法華妙理為修性行法;前二部是天臺判釋教相之論,止觀是今家觀心修行之實踐。此三大部,宗成天臺理論與實踐兩大部門,達成今家立教開宗之務。
  隋皇太子晉王廣從大師受菩薩大戒。大師云:大王紆遵聖禁,名曰總持
  王曰:大師傳佛法燈稱為智者,而後尊稱大師曰智者,故智者為賜號。
  後大師有疾,自知不久當終,乃將衣缽道具分為二分,一分供奉彌勒菩薩,一分充羯摩,有弟子進藥,大師云:藥能遣病留殘年乎,病不與身合藥何能遣,年不與心合藥合所留。  隋開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未時大師入滅,至子時頂上猶暖。春秋六十。
  灌頂禪師
  灌頂法師,字法雲,俗姓吳氏常州義興人。法師剛生不久,父親就死了,因此都靠母親辛苦的扶養。當他三個月大時,母親每天晚上稱念佛法僧,而法師乃隨著她念,  母親非常驚訝,就告訴攝靜寺慧拯法師,慧拯法師聽了就歎說:此子非凡。  七歲時,就隨慧拯法師出家,當他二十歲時,慧拯法師厭世,因此就往天臺隨智顗禪師學習,後來蒙智顗禪師印可而研修觀門。
  後來智顗禪師生病了,法師乃朝夕盡心侍奉,比及往生時,又親承遺命,將遺留的書以及信物授與晉王,灌頂法師哀泣的跪授,而晉王五體投地的頂受。
  仁壽二年,晉王禮請灌頂法師入京講經,法師乃帶著法華經疏,持衣負錫入宮,宣講妙理,聽法者無不欣歎。有至深不易瞭解的道理,法師都一一詳解。
  貞觀六年八月七日,法師示現小小的疾病,後來房間有異香,於是就告訴弟子:彌勒經有說:佛要入城時,有許多香煙好似雲一般,你們就多燒些香吧,我將要走了。
  玄朗法師
  玄朗法師,俗姓傅,為梁代傅大士之六代孫,他的母親懷妊他時,曾夢見乘羊車翔空而遊,醒來覺身有異,從此不食葷血。當母親生產他時,毫無痛苦,猶如假寐一般,當她醒覺時,小兒已生下來了,身體感覺很清爽。
  初生的他,也不啼哭,微笑不已。九歲即出了家,一天能誦經七卷。繼又精研各宗經論。他常感慨古人雖然有著作章疏,但判斷還不一定正確,於是就往會稽妙喜寺與印宗禪師討論法要。後來聽說天臺宗可以清眾滯、趣一理,於是從慧威法師學習,而通達法華、淨名及大乘止觀法門。後來又隨恭禪師學習觀法。
  到了中年後,萌志樓身林壑,隱居溪岩,獨坐一室三十多年。
  玄朗法師發願生兜率天宮,他構建大殿,塑造觀音聖像及賓頭盧尊者像,像作成了,他於像前焚香斂念,便感五色神光,道俗皆見,同聲讚歎!自此,或有猿猴捧缽,或有飛鳥棲息殿前聽經。有一次還有一條盲狗,來到山門前長鳴。玄朗法師憐憫它,即於佛前焚香,為狗精誠懺悔,沒有多久,盲狗的眼,便重現光明。
  開元十六年,刺史王上客,請朗師出山,暫住城下,朗師以疾辭回本山。朗師行履高潔,一件衣服穿了四十年,若無佛事,不行一步,如不誦經,絕不燃燭。遠近僧人,皆來座下受學。
  玄朗法師終於天寶十三年,時年八十二歲。
  義淨大師
  義淨大師,俗姓張,字文明,齊州歷城人,生於唐貞觀九年。義淨法師的父母親篤信佛,平常躬耕之餘,也廣行善事,遠近聞名,法祖先曾經在東齊作過郡守,後因戰亂,所以他的祖父和父親都遵守祖訓,在山村隱居。
  義淨七歲時,父母將他送到土窟寺,因為唐朝時,對於僧人的素質要求很高,如要出家,必須經過朝廷的度牒,雖然義淨住在土窟寺,但並非正式的出家人。原來唐朝自開國以來,只舉辦兩次的度僧,近幾十年來都無消息,隨著年歲漸高,義淨也越來越憂心。
  有一天,終於有了消息,因為玄奘大師剛回中國,藉此因緣朝廷準備舉辦一場度僧,但義淨所在的齊州,只分發了三十多個名額。不過義淨在師父的教導以及自己的努力下,終於獲得度僧的資格,而成為一位出家法師。
  出家後,因為在一些經教上的疑惑,義淨法師決定要去長安參學。那時玄奘大師年歲已高,所以義淨法師都沒有機會來同他學習,雖然如此,義淨法師仍非常感謝玄奘大師,若沒有他,自己何時可出家都還是未知數呢。後來玄奘大師入滅了,義淨法師在感傷之餘也發願要和玄奘大師以及前賢一樣,到天竺去取經。
  後來義淨法師回到齊州,告訴師父自己的想法,師父非常歡喜的鼓勵他。於是義淨法師回洛陽招集同伴,克日期行。此去天竺,義淨法師採取水路,雖然有幾位志同道合的法師要一齊去,但最後都因有事而中退,到頭來只剩義淨法師一人而已。
  唐高宗咸亨二年十一月,義淨法師已經三十七歲,他離開了中國,經由南海往天竺而行,當然路途上的種種艱難更不在話下。兩年後,終於來到天竺,下船後,義淨法師四處尋著唐朝來的僧人,而找到一位名叫大乘燈的法師,於是兩人結伴,一路上邊朝聖,邊參學,並且收集中國所沒有的經典。
  在天竺參學的過程中,由於所遇見漢地來的僧人一個個往生了,忽然心中閃起當初師父交代的話:一定要回來,不可中途而廢。於是便結束十二年的留學生涯,準備回到中國。
  武則天垂拱三年,這時法師已經五十七歲了,他又回到室利佛逝國,後來聽聞唐朝發生變故,原來就是武則天改朝換代,而各地都準備興兵討伐。於是法師就暫時住在室利佛逝國,等候亂事平息了再回去。
  後來廣州太守上表朝廷,說有一位高僧從天竺回來,於是朝廷便派使者到室利佛逝國來迎請義淨法師回來,義淨法師回國後,在洛陽開始譯經,往後十八年來,義淨法師除了寫了五部著作外,共翻譯了一百零二部的經典。
  先天二年正月十七日,義淨法師逝于長安,享年七十八歲。

-----------------------------------------------------------
  四、中國彌勒信仰之式微
  彌勒信仰傳入中國是在西元四世紀,在四世紀至八世紀,這四百年間,是鼎盛時代。
  八世紀之後,彌勒信仰逐漸式微。
  衰弱的原因,主要有二點:因對下生思想之曲解令彌勒淨土被曲解
  (一)、對下生思想之曲解
  在彌勒上生經之記載,彌勒菩薩現時在兜率淨土為天眾說法,要經過人間五十六億年(印度十萬為一億)人壽八萬四千歲,他才下生人間成佛,說法度眾生。可是有些不肖之徒(野心份子),曲解經意,說彌勒即將下生成佛。就假藉此說,製造謠言,或妄稱自己是彌勒,欺騙眾生。我們可以從史記上找到資料。
  1.北魏宣武帝延昌四年(西元五一五年),有沙門法慶,善於幻術,自稱是大乘行者。當時冀州有富豪名叫李歸伯很相信他。當時地方官兇暴無道,所以造成天災,百姓很苦。由於一般人很相信法慶的幻術,所以形成法慶有機可乘,他就叫部下服藥狂亂,傳言:殺一人者,為初住菩薩,殺十人者,就是十住菩薩。殺人愈多,他的品位就愈高。由於法慶這樣亂來,被利用起來殺人的有五萬人,那些殺人而被稱為菩薩,其實那裡是菩薩呢?只是被利用來殺人,製造暴亂的愚癡者,他們那些亂賊,殺縣令、毀寺院、殺僧尼,胡作非為。當時政府,派軍十萬和那殺人集團戰了四個月,才平定作亂。亂是平定了,但是造成很多喪亡。法慶領導的那些亂賊,他們呼的口號是:新佛出世,除去舊魔。他們所說的新佛,是指彌勒。他們稱法慶就是彌勒。彌勒出世,要除去一切舊有的統治支配者,以及僧尼等一切魔性,來實現理想國土,這是利用彌勒下生之名,集合民眾作亂的史實。
  2.第二件假借彌勒出世詐騙之事:隋煬帝大業六年(六一○)元旦,有白衣拿一團香花,自稱彌勒出世,殺害衛士,也殺害很多人。
  3.第三件假借彌勒出世詐騙之事:大業九年(六一三)宋子賢作亂。宋子賢也是善於幻術,自稱彌勒佛出世,妖言惑眾。後來謀反,失敗被殺。
  4.陝西扶風縣沙門向海明,自稱彌勒化身,集眾謀反,自稱皇帝,改年號白烏元年,但馬上被殺滅。
  5.唐武后迷戀政治,纂奪王位,也藉用彌勒下生之名。西元六九年,武后命人在洛陽一道場,用一讖文(預言文)附在《大雲經》內,稱武后為彌勒佛下生,作閻浮提之主。他這樣計劃得到成功,百官民眾共六萬餘人,請武后即位,當皇帝,改國號為周。
  (二)、彌勒淨土被曲解:
  1.淨土十疑論之曲解
  2.往生安樂集之曲解
  3.淨土論之曲解
  在諸論中,有一本淨土十疑論相傳是智者大師所著,但是據高僧傳記載:智者大師稱小釋迦,以他的才智,怎麼會對《彌勒上生經》誤解呢?況且,智者大師是求生兜率淨土的大德(二點可以證明) ,臨命終時,乃衣缽道具分為二分,一分奉彌勒菩薩,一分充羯摩。他的學生智晞,在往生前,門人問他何處投生。晞師說:我要投生兜率天去了,那裡有我的先師智者大師在座,還有智者大師座位兩旁還有一空位,需經過六年後,留著給灌頂禪師坐的。所以敢肯定,這本淨土十疑論之第七疑,決不是出自智者大師手筆,否則不會那麼離譜。
  一、《淨土十疑論》之曲解:
  論云:問:彌勒菩薩,一生補處,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處,見彌勒菩薩,隨從下生三會之中,自然而得聖果,何須求生西方淨土耶?
  《十疑論》說:求生兜率,一日聞道見佛,勢欲相似,若細比較,大有優劣,且論二種,一者縱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彌勒上生經》云:行眾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無方便接引之義。  論中話意與彌勒上生經完全不符。
  《上生經》云:佛告優波離說:佛滅度後,我諸弟子,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眾名香,妙華供養,行眾三昧,深入正受,讀誦經典,如是等人,應當至心,雖不斷結,如得六通。應當繫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淨業,發弘誓願,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天,於蓮花上,結跏趺坐。  從這段經文看,行眾三昧,深入正定。只是諸功德中一部份而已,其他還有,嚴守諸戒行,顯威儀道貌,掃塔塗地清淨道場,以清香花果供養佛、菩薩,精勤讀誦大乘經典。上述修持,都是被攝持的條件,必要至心懇切,全修者得上品上生。修多分者,得上品中生。修少分者,得上品下生位。在修持上雖然不斷諸煩惱,可是他的程度好像得六通聖者。所以說:行眾三昧,深入正受。只是諸功德的一部份。
  還有最方便念佛形像,稱彌勒名,受八戒齋。這些最簡單方便法,正是往生淨土同一模式,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得往生西方淨土。稱念南無彌勒佛得往生兜率淨土有什麼錯誤。尤其是一生中能持一次八關戒齋,再把功德回向兜率淨土,將來人間別世後,即得往生兜率陀天,是佛陀放光向大家說明,當然得到現在佛和未來佛保證,可是本論說:無方便接引之義。是錯誤點。
  佛陀再叮嚀說:如是等眾生,若淨諸業,行六事法,必定無疑,當得生於,兜率天上。這幾句經文,是佛陀向眾生再肯定絕對往生之語詞。
  佛陀又說:若有得聞,彌勒菩薩摩訶薩名者,聞已歡喜,恭敬禮拜,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如前無異。難道聞彌勒菩薩名後,歡喜恭敬禮拜,即能往生彌勒淨土,還不夠方便嗎?其他還有很多方便方法。請讀《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十疑論》又說:二者兜率天宮是欲界,退位者多,無有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悉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  論文與彌勒上生經亦不符合。
  《上生經》說:兜率陀天,五百億天子,以天福力造作宮殿,化作五百億寶宮,化作五百億七寶行樹,出五百億諸天寶女。寶女住立樹下,執百億寶無數瓔珞,出妙音樂,時音樂中,演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其樹生果如頗黎色,一切眾色,入頗黎色中,是諸光明右旋宛轉,流出眾音,眾音演說大慈大悲法。自然有風吹動此樹,樹相掁觸,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  如是天樂,不鼓自鳴,此聲出時,諸女自然執眾樂器,競起歌舞,所詠歌音,演說十善,四弘誓願,諸天聞者,皆發無上道心(無上道心即菩提心)  有二十四天女,身色微妙,如諸菩薩,莊嚴身相,手中自然化五百億寶器。一一器中,天諸甘露,自然盈滿。左肩荷佩無量瓔珞,右肩復負無量樂器,如雲住空,從水而出,讚歎菩薩六波羅蜜。  時諸閣間,有百千天女,色妙無比,手執樂器,其樂音中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  從這幾段經文看,應該夠詳細了吧!到處是說法之聲,怎麼說沒有樹林、風聲、樂器說法呢?經文中只是沒有水鳥說法。
  五大神中喜樂,雨如意珠,顯說無量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及說五戒,無量善法,諸波羅蜜。也說得非常明細。
  《十疑論》說:兜率天宮,又有女人,著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彌陀淨土,無女人二乘之心,純一大乘,有清淨良伴,因為此煩惱惡業,畢竟不起,遂至無生之位,如此比較,優劣顯然,何須致疑。此說又不正確。
  論者可能對兜率外院和內院弄不清,內院五百億寶女,是五百億諸天天子願力所化。五百億天女,是大神牢度跋提,為了莊嚴微妙寶宮,所以化生九億天子和五百億天女,她們只是幫助說法。論中所說,著五欲之心之天女,乃兜率外院之福報世界,有男女,有情愛,有生產,外院男女情愛,執手成熱,欲火消退。這是內外院不同情形。
  疑論中所說彌陀淨土,純一大乘,此句話是對的。但要往生容易嗎?更說明非發菩提心,之大乘根器不得往生。五濁惡世之娑婆眾生,尤其是末法之今日,有幾人能往生彌陀淨土,說法者應該心裡明白。雖有三品九生之位,臨命終業力現前,十聲聖號不是好念,何況西方極樂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在臨命終時,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亂,心不顛倒,才得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接引。
  所謂清淨良伴不只彌陀淨土有,兜率淨土也有,下列作個比較:
  彌陀淨土:西方三聖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諸大菩薩在其國土接引眾生,及淨土宗諸祖師者眾。亦有無量無邊菩薩阿羅漢。
  兜率淨土:彌勒三尊是彌勒菩薩、法華林菩薩、大妙相菩薩,復有他方諸大菩薩發心而來,古來大德發願往生者眾,其中有阿難尊者、戒賢大師、道安法師、法遇等八人。玄奘大師、窺基大師、無著菩薩、世親菩薩、智者大師、智晞、灌頂、玄朗、道宣律師。近代虛雲老和尚、太虛大師、慈航法師等。其他尚有很多大德高僧,請看虛雲和尚兜率受教記。他們都是清淨大德,和我們作伴,所以煩惱惡業畢竟不起。
  論中所說:彌陀淨土往生者,遂至無生之位,其實不只彌陀淨土,遂至無生法忍之位,十方淨土皆是,就是兜率淨土之眾生,將來個個於無上道得不退轉證無生、位不退。
  《上生經》云:佛告優波離:汝今諦聽,是彌勒菩薩于未來世當為眾生,作大歸依處,若有歸依彌勒菩薩者,當知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彌勒菩薩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如此行人,見佛光明,即得授記  《十疑論》說:釋迦佛在世之時,大有眾生,見佛不得聖果者,如恒河沙。彌勒出世亦爾,大有不得聖果者。未如彌陀淨土,但生彼國已,悉得無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為生死業縛也。此說又不對。
  釋迦佛和彌勒佛,願力不同,絕不可一概而論。釋迦佛之願力,在五濁惡世度眾生,濁世眾生福力微薄,見佛不得聖果者眾。《大智度論》說:佛出世時,舍衛城九億家,三億家眼見佛,三億家耳聞有佛,三億家不聞不見。  至於彌勒佛本願,是人間成淨土時成佛。《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說:使我作佛時,令我國中人民,無有諸垢瑕穢,於淫怒癡不大,殷勤奉行十善,我爾乃取無上正覺。  《彌勒下生經》說:將來大地化為淨土,純以金沙覆地,處處皆有金銀之聚,人壽八萬四千歲,智慧威德,色力具足,安穩快樂,時彌勒下生。  其他尚有不同之處,釋迦佛住世為賢劫中第九劫,屬於五濁惡世時期,眾生頑固不易調教,所以佛陀還要從五戒十善開始教育。彌勒佛住世為賢劫第十劫,屬於增劫。人壽八萬四千歲,無十惡,不頑固,彌勒佛不必從小乘戒說起,可直接講大乘法義。尤其是此時眾生不愁衣食,只要安心聞法。在六萬年中,時時聽聞佛音,個個皆得法眼。怎麼說大有不得聖果,無生法忍是大乘初果。(法眼即地上聖位菩薩之智慧)
  《十疑論》說:又聞西國傳云:有三菩薩,一名無著,二名世親,三名師子覺,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願見彌勒,若先亡者,得見彌勒,誓來相報。師子覺前亡,一去數年不來,後世親無常,臨終之時,無著語云:汝見彌勒,即來相報
  世親去已,三年始來,無著問曰:何意如許多時始來?  世親報云:至彼天中,聽彌勒菩薩一坐說法,旋繞即來相報,為彼天日長故,此處已經三年。  又問:師子覺今在何處?  世親報云:師子覺為受天樂,五欲自娛,在外眷屬,從去已來,總不見彌勒。諸小菩薩,生彼尚著五欲,何況凡夫。為此願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
  印順導師對於本文,以懷疑態度說:不知有師子覺,生在外院的故事,凡是弘傳彌勒法的,真諦、玄奘大師,以及無著、世親的傳記中,都沒有此種記載,這只是別有用心者的故意傳說而已。”(成佛之道一三二頁)  印順導師又說:正念彌勒尊,求生彼淨土,法門最稀有,近易普及故,見佛時聞法,何憂於退墮?  對於本段疑問中所說的,有幾點疑問?
  無著是否曾向世親說:汝見彌勒即來相報
  因為無著菩薩早就見過彌勒菩薩,請彌勒菩薩講瑜伽師地論。此可見婆藪槃豆法師傳,傳上說:雖得小乘空觀,意猶未安,謂理不應止爾。因此乘神通,往兜率陀天諮問彌勒,彌勒菩薩為說大乘空觀,還閻浮提如說思惟。  又說:爾後數上兜率陀天,諮問彌勒大乘經義。  至於請彌勒菩薩講瑜伽師地論,則如傳上說:無著法師即自發願,我今欲令眾生信解大乘,唯願大師下閻浮提解說大乘,令諸眾生皆得信解。彌勒菩薩即如其願,于夜時下閻浮提,放大光明廣集有緣眾生,於說法堂誦出《十七地經》(即《瑜伽師地論》)  無著菩薩定力很深,可以在定中見彌勒菩薩。
  人間別世後,往生兜率,內院和外院完全不同。
  內院是淨土,以蓮花為父母,出世即知朝拜彌勒尊佛。《上生經》說:「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淨業,發弘誓願,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天,於蓮花上結跏趺坐。百千天子作天伎樂,持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其上,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于閻浮提,廣修福業來生此處,此處名兜率陀天,今此天子,名曰彌勒,汝當歸依。應聲即禮,禮已,諦觀眉間白毫相光,即得超越九十億劫生死之罪。」
  外院是福報土,以天神男女為父母,初生如人間四歲小孩,而後成長至四由旬高。壽命四千歲,四千年中的成長過程,到青春成熟期,是否還要一段很長的天上時間?怎麼在人間短短幾年,師子覺就和外院天女結成眷屬,而貪著五欲,這可能嗎?
  師子覺三人一生願力,求生兜率內院,內院往生者即刻以蓮花化生,師子覺怎會跑到外院和天女結婚。《上生經》說:是時菩薩,隨其宿緣為說妙法,令其堅固,不退轉於無上道心。尤其是院牆高六十二由旬,厚十四由旬,牆為七寶所成。內院外院天人身高四由旬,外院天人不知內院情形。內院又比外院殊勝萬倍(佛陀說過:住世一小劫,也不能說完內院勝妙福處),內院天人怎會嚮往外院,而往外跑?
  從人間往生兜率淨土,豈是誕生外院後,再移居內院,不然怎知道外院天女色相微妙,而停留結成眷屬。
  《十疑論》中舉證理由無真實性,論者為什這樣做?莫非是印順導師所說的別有用心。尤其是引喻本論大德,該考證上生經,而觀知本論義的真假,說法者不要因偏愛西方淨土,而故意撰說。總之,不可因私人之偏愛和法執,取法繩自縛,何等不智。阿彌陀佛!
  二、《往生安樂集》之曲解
  《往生安樂集》二卷,是道綽大師所撰,大師生於西元五六二,六四五年往生,一生講《佛說觀無量壽經》二百餘次,往生安樂集卷上,有幾點不合彌勒上生經的理論比較。
  彌勒世尊,為其天眾轉不退轉法輪,聞法生信者獲益,名為信同。著樂無信者,其數非一。又來雖生兜率,位是退處,是故經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往生兜率,正得壽命四千歲,命終之後,不免退落。
  兜率天上,雖有水鳥樹林和鳴優雅,但與諸天生樂為緣,順於五欲,不資聖道。若向彌陀淨國,一生得者,悉是阿鞞跋致,更無退人與其雜居,又復位是無漏,出過三界,不復輪回,論其壽命,即與佛齊,非算術能知。其中水鳥樹林,皆能說法,令人悟解,證會無生。
  論中所舉,作者認為兜率淨土,不如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仔細分析,西方極樂世界殊勝處,他所贊言當然合於經典記載。可是他批評兜率淨土低劣,不合經典記載,他將兜率外院當做內院。而內院彌勒淨土的殊勝處,就被掩蓋實況。
  他說著樂無信,其數非一。意思是說:兜率天人執著天樂,不聽信彌勒法音者眾多。這種說法,並無實據,從上生經全卷看清楚,都找不出一位天人著樂無信。就是兜率外院的一般天人,也是知足適止,不是像論中所說的,所以才稱為兜率天”(譯為知足天)
  他說:雖生兜率,位是退處。意思是說:雖然求往生兜率得往生者,將來難免再度輪回。這種說法實在違背經典,不符事實。
  《上生經》說:是時菩薩,隨其宿緣,為說妙法,令其堅固,不退轉於無上道心。  未舉頭頃,便得聞法,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  佛告優波離:汝今諦聽,是彌勒菩薩,于未來世當為眾生作大歸依處。若有歸依彌勒菩薩者,當知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經典中,佛陀交待清楚,往生兜率淨土者,人人皆得不退轉於無上道。作者他把事實真相弄錯了。
  他說命終之後,不免退落。意思是說:兜率天人,四千歲後,重新墮落六道輪回,或許兜率外院天人,四千年天福享盡後,有墮落三惡道的可能,可是兜率淨土的天人不同。
  《上生經》說:當得生於兜率天上,值遇彌勒,亦隨彌勒下閻浮提,第一聞法,于未來世,值遇賢劫一切諸佛。於星宿劫,亦得值遇諸佛世尊,于諸佛前受菩提記。那有退落呢?
  若有歸依彌勒菩薩者,當知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彌勒菩薩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如此行人,見佛光明即得授記。”(授記即是記別何時成佛,有無餘記和有餘記兩種)。經中說明,往生兜率淨土者,將來天壽盡,不但不會退落,反而會遇到未來諸佛,在佛前授記,記別將來必定成佛。作者這又弄錯了。
  論中所說,兜率淨土雖然有水鳥樹林發出音聲,可是音聲是順於五欲,不資聖道。這種說法也是不符合《彌勒上生經》原意。
  《上生經》說:自然有風,吹動此樹,樹相掁觸,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  論中第三點所說的,是八色琉璃渠八味水。經中並無記載。樹林發出音聲,順於五欲,不資聖道這句話又有問題了,樹相掁觸,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就是說法。不只西方極樂世界,水鳥樹林發出音聲是說法,兜率淨土也一樣啊。
  論中認為西方淨土的音樂,勝過兜率淨土。根據佛經比較,其實兜率淨土和西方淨土,有很多相同地方,音樂也差不多,都是演說清淨佛法。
  《上生經》說:無數瓔珞,出妙音樂,時樂音中,演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其樹生果如頗黎色,一切眾色入頗黎色中。是諸光明右旋宛轉流出眾音,眾音演說大慈大悲法。  自然有風,吹動此樹,樹相掁觸,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  諸女自然執眾樂器,競起歌舞,所詠歌音演說十善四弘誓願,諸天聞者,皆發無上道心。  時諸閣間有百千天女,色妙無比,手執樂器,其樂音中,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  第四大神,名曰喜樂,雨如意珠,顯說無量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及說五戒,無量善法諸波羅蜜,饒益勸助菩提意者。  第五大神名曰正音聲,出一切音聲,勝天魔後所有音樂。
  三《淨土論》之疑
  《淨土論》三卷,是初唐迦才大師所撰,大師于貞觀年間住長安弘法寺。卷下第七,以彌陀淨土與兜率淨土,作不實比較。原文如左:
  問曰:兜率天宮,彌陀淨土,此之二處,俱是佛所贊經,未知此二何優何劣?
  答曰:此之二處,各有三義,若論其處,則互有優劣。且如兜率天宮,則構空而立,極樂世界,則就地而安。此則空實異居,人天趣別。若據此土一往論,則天優人劣也。若論其淨穢者,兜率雖是天宮。由有女人,故名之為穢。極樂雖是地界,由無女人,故號之為淨。
  然此之淨穢,有十種異:
  有女人無女人異:兜率男女雜居。極樂唯男無女。
  有欲無欲異:兜率有心上欲,染著境界。極樂無心上欲,故常發菩提心。
  退不退異:兜率處所是退。極樂處所是不退。
  壽命異:兜率壽命四千歲,仍有中夭。極樂壽命無量阿僧祇劫,無中夭壽命者。
  三性心異:兜率則有三性心間起,故噁心墮地獄。極樂唯有善心生,故永離惡道。
  三受心異:兜率三受互起。極樂但有樂受。
  六塵境界異:兜率六塵,令人放逸。極樂六塵,令人發菩提心。
  受生異:兜率受生,男在父膝上,女在母膝上。極樂受生,七寶池內蓮花中生。
  說法異:兜率唯佛菩薩說法。極樂水鳥樹林皆能說法。
  得果異:兜率生者,或得聖果,或不得。極樂生者,定得無上菩提。若就此義,西方大優,兜率極劣。
  原論文尚有七種難易比較,待這十種分析後,再作討論。
  淨土論之十種論義,仔細分析,很明顯的全都錯誤。
  首先有關兜率構空而立之問題,兜率雖是六欲天中之空居天,水火可滅。內院淨土,三災不侵,尤其是四千年後,天眾同赴龍華三會,個個皆得法眼。這種比較實無意義。
  其次由有女人故名為穢。上生經全卷,說明往生後皆為善男子,現男子身相,無記述男女間的感情問題,穢從何來?尤其兜率淨土寶女、天女、玉女等皆是化身女眾,有菩薩的莊嚴身相,不是外院之福報女眾,所以不可用穢來形容她們。
  兜率男女雜居。在群體社會,男女有序者,以雜居來形容就不太恰當,何況兜率內院是淨土,淨土就是清淨梵行國土,所以以雜居形容實在不適當。
  兜率有心上欲,染著境界。任何一位有學位的菩薩,皆在精進中漸漸清淨八識習染,除非是妙覺佛陀。十方淨土眾生那一位無染著心,不然三品九生怎分,極樂世界眾生,也是因位修行,無心上欲者果德已圓,不能這樣作比較。
  兜率處所是退。這是違反經義,前面述過都是無上道不退。如果是兜率天,天壽四千年會再受輪回。但是一生兜率內院,見佛聞法,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
  兜率有中夭,上生經並沒有說明。這種肯定說法,不知出何經典?兜率天壽四千,極樂無量是事實,不過以此論優劣有欠考慮。因為四千年後,彌勒菩薩要來人間開龍華三會,而兜率天人跟隨他下生人間,受彌勒佛教化而證法眼智。極樂壽命無量阿僧祗劫,眾生欲得同等壽命者,必與彌陀同等願力。不是心裡一片空白,能坐享其成求生極樂眾生,總是要瞭解信、願、行的重要性。
  極樂世界壽命無量,可一直修到補處,如果是真的,是違背菩薩慈悲度眾生之精神。況且菩薩都是福慧雙修的,菩薩要在苦難的眾生身上修福,廣積無量無邊的福德資糧,才能成佛的。相反的,兜率天人是不厭生死樂生天者,在有限的生命內,出生入死,往返娑婆,倒駕慈航救度眾生,這種精神勝前精神,論優劣者,熟優熟劣?
  兜率有三性善、惡、無記性,是沒錯。西方極樂世界,除非是西方三聖無三性,其他眾生那一位無三性。唯識論說我法二執,必至金剛無間道才能淨盡。難道西方眾生個個八識清淨了,如果是這樣,品位何分?
  至於噁心墮地獄,也是斷章取義,如果是兜率外院天人是沒話說,內院淨土天人,命終隨彌勒下生人間,赴龍華三會授記。
  兜率三受互起。我還是認為未必然,外院是福報天,所受者樂受,除非是福報盡現五衰相,才有苦受。兜率淨土是聞法修行聖地。《上生經。說:兜率陀天,十善報應勝妙福處,若我住世一小劫中,廣說一生補處菩薩報應及十善果者,不能窮盡。尤其是天人個個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種境界天人,怎可說他三受互起(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如果真的三受互起,也是求之不得,因為淨土有諸大菩薩,從旁關懷、指導、說法、教育,正好迴光返照,參悟三受是空清淨受因種子,豈不妙哉。
  極樂世界有優點也有缺點,娑婆世界有缺點也有優點,雖然極樂世界無諸惡大如毛髮,可是娑婆世界修行一日,勝過極樂世界一百年。
  如《大阿彌陀經》說:佛言:汝等當自端身,當自端心,耳目鼻口手足,皆當自端束檢中外,無隨嗜欲益作諸善,當布恩施德不犯道禁,忍辱精進一心智慧,輾轉復相教化,使彼為德立善,慈心正意齋戒清淨,如是一晝夜,勝於阿彌陀佛刹中為善百歲。  兜率令人放逸。關於這一點,我也有意見。兜率淨土是知足天,是十善報應勝妙福處,個個堅固不退轉於無上妙道,怎會放逸。兜率六塵也是開演佛法。
  兜率天人受生後,在父母膝上。也是故意歪曲。外院受生在父母膝上。兜率淨土的天人,和西方極樂天人一樣,同是蓮花化身。《上生經》說:即得往生兜率陀天,於蓮花上結跏趺坐。還有百千天子作天伎樂,持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其上。  兜率淨土唯佛菩薩說法。這句違背經文的話,不讀上生經的人可能相信,其實,兜率淨土和西方極樂一樣,只是沒有水鳥說法。其他有瓔珞說法,樹生果說法,七寶行樹說法,天女歌詠說法等。
  往生兜率淨土不一定得聖果,往生西方者一定成佛。這種比較又出問題了。往生兜率者不只得聖果,將來必定成佛無疑,甚至比往生西方淨土的眾生,比較快速成佛。如何肯定往生者必定成佛?
  《上生經》說:與諸天子,各坐華座,晝夜六時,常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經一時中,成就五百億天子,令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第一次肯定成佛無疑。
  當得生於兜率天上,值遇彌勒,亦隨彌勒下閻浮提,第一聞法。于未來世值遇賢劫一切諸佛。於星宿劫,亦得值遇諸佛世尊,于諸佛世尊前受菩提記。第二次肯定成佛無疑。
  值遇彌勒,頭面禮敬,未舉頭頃,便得聞法,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于未來世,得值恒河沙等諸佛如來。第三次肯定成佛無疑。
  若有歸依彌勒菩薩者,當知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彌勒菩薩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如此行人見佛光明即得授記。第四次肯定成佛無疑。
  下生經說:彌勒佛住世六萬歲,憐憫眾生,令得法眼。法眼已是地上菩薩境界。第五次肯定成佛無疑。
  作者在上述十點的後面,又在往生之難易,提出七點理由,認為往生兜率淨土,比往生西方淨土難。論中說:
  若論往生之人,往生西方者易,上生兜率者難,此之難易,亦有七種差別。
  處別:極樂是人,兜率是天,此則天難人易。為何不說極樂遠,十萬億佛土外,天近在小世界內。
  因別:極樂但持五戒,亦得往生,兜率具修十善,方得上生。
  行別:極樂乃至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兜率具施、戒、修三種,始得上生。
  自力他力別:極樂憑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他力往生。兜率無願可憑,唯自力上生。
  有善知識無善知識別:極樂有觀世音,大勢至常來此土,勸進往生,臨命終時,擎金剛台,來迎行者,種種讚歎,勸進其心,即得往生。兜率無此二菩薩故,但自進上生。
  經論勸生處多少別:極樂說處,經經中贊,論論中勸。兜率說處,何但經贊處希,亦論勸處少。
  觀古來大德趣向何者多少別:極樂上古以來,大智名僧趣向者多。兜率上古以來,大德願樂者少,由此義故,往生西方則易,上生兜率稍難也。
  以上淨土論七點論述,我們依經來看看它的正確性。
  天難人易的問題,在六道眾生中,天道眾生貪享福不易度,三惡道眾生多苦難度,唯人道眾生有苦有樂,樂中易迷,苦中易覺悟,所以佛度眾生注重人間。
  如果說極樂是人住的所在,極樂就容易入。別忘了,極樂是淨土,淨土地方往生是附帶條件的。
  彌陀淨土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土
  兜率淨土也是人住的地方,是天人住的地方,雖是天人住處,但往生條件極簡單,只要發願、回向、歸依彌勒即可。
  難易之問題應該是看當地往生之條件,而不是說天道和人道之差別。為何不說極樂遠不可及,兜率只在此小世界。
  況且天道是天人接引。淨土是菩薩來帶。彌陀淨土雖是人道,但若彌陀、觀音不來帶,怎麼去。
  極樂但持五戒,即得往生。兜率具修十善,方得上生。其實觀經所說,不是持五戒,便得往生。
  觀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回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阿彌陀與諸比丘??經中說明,不只持五戒,還要修行諸戒,無眾過患,才得中品上生位,得阿羅漢道。如果但持五戒而不能往生者誰負責任。尤其是修行諸戒,無眾過患範圍廣泛,豈可不深入探討,又故意闡義,更重要的還要眾善回向願生西方而後仰賴阿彌陀佛接引,並非持戒即能往生。
  《上生經》說:念兜率陀天,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回向,願生彌勒前者。所謂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與前所說一日受八戒齋功德回向,或淨土佛七功德回向,應該不會錯誤。其實經文所說,還有更方便之法。
  極樂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兜率具施戒修三種,始得上生。本論作者把十念看得太簡單,也不說明得十念往生物件。
  觀經說: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于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當花開時,觀音、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  經中所說要至心”“具足十念。至於十念的實際,古德各有不同的見解。何況這是為惡人在臨命終願意懺悔的眾生設想,平時該修不修的人不在此限。所以說,不能把十念南無阿彌陀佛認為太簡單,也要有好因緣,為什麼?
  首先探討眾生死亡前百態:死亡時中陰身(第八識)離軀體,好像龜身脫殼,非常痛苦,痛苦中無能念佛。還有左列問題發生:
  1.受火焚、水溺者只有求生意志,不能安靜念佛。
  2.受地震土埋者無機會念佛。
  3.路中事故死亡者無機會念佛。
  4.死亡前昏沉者,怎能念佛。
  5.死亡前住院,加護病房急救,痛苦中無能念佛。
  6.死亡前業障纏身,看種種惡相,在恐怖中無能念佛。
  7.死亡前種種病痛,無能念佛。
  8.死亡前地獄相現,因恐怖無能念佛。
  9.死亡前怨親現前,嗔恨心起,無心念佛。
  10.死亡前親情掛礙,無心念佛。
  11.死亡前財物掛礙,無心念佛。
  12.死亡前恐怖死亡,無心念佛。
  13.死亡前兒女爭奪遺產,怨歎心起,無心念佛。
  14.死亡後處理不當,亦難往生極樂。
  15.死亡後喪葬不當,亦難往生極樂。
  所以說,十念不易。佛子如果歸依後,無心聞佛法,以便解放心靈上的煩惱、執著,到時萬緣放不下,怎能往生極樂。更要禮佛、守戒、懺悔、回向,化解往世業障,才能安安靜靜,受龍天護法,菩薩接引,含笑西歸。如果佛子將此十念,看得太容易者,進修中自然鬆懈,到時難免隨業去。何況彌陀本願十念接引條件,是附帶不作五逆罪,不誹謗正法。佛子不可自誤,以免臨命終一字也阿不出聲。
  兜率淨土之往生條件,不一定要具備施戒修定慧。此三德能具備者,當然是最好。
  《上生經》說: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諸禁戒,造眾惡業,聞是菩薩大悲名字,五體投地誠心懺悔,是諸惡業速得清淨。未來世中諸眾生等,聞是菩薩大悲名稱,造立形像。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來迎此人。這是給造諸惡業的眾生一線生機。
  若有得聞彌勒菩薩摩訶薩名者,聞已歡喜恭敬禮拜,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  若有歸依彌勒菩薩者,當知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這是最簡單的條件即得往生。
  自力、他力的分別。作者認為往生西方極樂者,但靠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即能往生,如果求生兜率必靠自力,他認為,彌勒佛沒發願,要給眾生接引到兜率淨土。這種說法,又有問題了。
  淨土宗諸經疏說:欲求生淨土者,必具足信願行三條件的心理和修持,不然的話六道眾生,早被彌陀接引完了。
  經中說:佛有三不能,一、不能盡三界。二、不能度無緣。三、不能滅定業。能得佛度者,必靠自己功力(自力)。當然要依經教進修,而後漸漸增上佛緣,得佛、菩薩加被(他力)
  信:不是口頭上的信仰,也不是淺薄的信心,淺薄信心必受環境變化而動搖。是要深信,信得真實。信彌陀願力不假;信淨土法門方便妥當;信釋尊言教十二部尊經,卷卷圓滿;信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信六道輪回生死苦報,皆為吾心所造;信貪嗔癡是眾罪之源;信菩提之法,才是大覺悟證涅槃之道。如是深信才能穩定這個出離心,因為求生西方極樂,沒強烈出離心,恐難達成願望。
  願:既有堅定的信心,更要發願,願就是希望義。不只是願意去,或願受接引,必與彌陀願心同等,所以必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發願後才能盡心儘量修持。淨土法門,雖是解脫中最方便法門,可是願心不能無。
  行:既然發願,更要真實修行,不然成為空願。所謂者必量己力。以個人修持方面,必要專持彌陀聖號,朝夕禮佛,佛前懺悔,修持得心淨業障除。如是在定靜中得見彌陀,往生時彌陀接引。其他尚要持戒、修定,讀誦大乘經,以助功果早日完成。
  《彌陀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從利他方面,必要積極弘揚如來正教,行六波羅蜜,救度群迷,同證菩提。從信願行中,符合彌陀心願,量力盡心,時至必蒙受彌陀、觀音,勢至接引。無論自度或度人,往生彌陀淨土,必有真信、真願、真行。信與願是自心力,行是自身力。有身心精進不計功果的義務,而後才有往生極樂國土權利。不量力好好修持,憑什麼去那安祥清淨國土。就是能夠帶業往生,死亡刹那也要有能力伏業,一生中無自力用功修持,到時業力勝願力,臨命終十聲南無阿彌陀佛也難。
  往生兜率淨土,是否唯靠自力,不得他力之助?其實不然。
  《上生經》說:若有得聞彌勒菩薩摩訶薩名者,聞已歡喜恭敬禮拜,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歡喜禮拜即能往生淨土,是修持中最輕鬆功行,若非彌勒菩薩的佛力攝受,那有這麼容易的事。
  《上生經》: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諸禁戒,造眾惡業,聞是菩薩大悲名字,五體投地誠心懺悔。此人命欲終時,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華,來迎此人,此人須臾即得往生。此二段經文,是最好明證。其實諸淨土往生者,須要自力也要他力,懺悔、歡喜、恭敬、禮拜是自力,而後感動彌勒菩薩,放光接引是他力
  
    “
有善知識和無善知識的差別。論中所說極樂國土有觀世音和大勢至二位菩薩接引,兜率無這二菩薩接引,所以必要自己上進,其實不然。
  兜率淨土除了彌勒本尊放光接引,還有法花林菩薩、大妙相菩薩共為彌勒三尊。尚有他方諸大菩薩,以及五百億天子,同是接引眾生的神聖。
  經論勸說往生多少分別,作者認為勸眾生往生西方淨土的經論多,勸眾生往生兜率淨土經論少。這種以數量多少來判定優劣,是犯了嚴重錯誤,在戰地以兵員數量,而決斷勝負者,是一位沒水準戰將,因為兵員貴精不重量。
  看古來大德趣向多少之差別。作者認為自古以來求生西方者多,求生兜率者少,來論斷往生難易。為什麼不想想,佛陀最親近的人阿難。佛為什麼安排他去兜率淨土呢?
  而阿難,得佛的法最多的人,為什麼選擇兜率淨土呢?
  玄奘大師,他翻譯這麼多經,這麼有智慧,為何求生兜率淨土。(他和迦才、道綽同是唐貞觀年朝之人)
  如果要以求生者多少論難易,求生兜率淨土,且實際往生者,在高僧傳記中,我們可以推出很多。無著、世親、道安、曇戒、法遇、窺基、智顗、灌頂、智晞、玄朗、道宣、近代高僧虛雲、太虛、慈航。
  如果兜率淨土難入,為什麼印順長老、星雲二位大師,希望眾生求生這個淨土?難道他們不知末法眾生根性嗎?
  其實求生兜率淨土者很多,高僧傳上記載有大乘燈禪師、妙蓮法師、恒超法師、法興法師等,他們也都求生這個淨土。
  大乘燈禪師
  大乘燈禪師,愛州人也,其梵名為摩訶夜那缽地已波。他的父母是船商,所以燈師從小就隨著父母往來各地,後來到了社和羅缽底國,於是在那裡出家。
  有一次,大唐國的使者郯緒來到社和羅缽底國,法師就和他一起回到大唐,之後燈師就到慈恩寺跟隨玄奘大師受戒並學習,在短短的幾年當中,就已經學得不少的經論。
  燈師有心願想要朝禮聖跡,於是攜持佛像經論,搭船越過南海而到師子國,在師子國親自目睹佛牙以及種種的靈異事蹟。
  師子國朝禮聖跡後,法師就到南印度,又經過東天竺往耽摩立底國。在剛剛進入江口的時後,突然遇見了海盜,雖然沒有遭遇不幸,但隨身的財物都被搶光了。法師就在這個國家停留了十二年,一邊學習梵語,一邊讀誦經典。
  後來燈師遇見義淨法師並大唐派來的僧人,於是他們相偕到中印度去朝聖,首先到那爛陀寺,又到佛陀的金剛座、毗舍離等地方朝禮,最後就到俱屍國住錫。燈師每每感歎的說:本意弘法重之東夏,寧知志不成,遂奄爾衰年。今日雖不契懷,來生願畢斯志。  燈師以兜率陀天為業,每日都畫龍華一兩支來表己心之至。後來到道希法師所住的房子,那時道希法師以經往生了,但他所收集的漢、梵二文之經本還放在那裡,燈師看了流淚並感歎的說:昔在長安同游法席,今於他國但遇空筵。  燈師後來在俱尸國的般涅槃寺入滅,卒年餘耳順。
  妙蓮法師
  釋妙蓮。慈悲濟物。特誦《法華經》以為業。謂師友言。吾以誦經力。生兜率內院。欲值遇慈氏。此願可不。師友答甚可。經云。若人受持讀誦。是人命終。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佛豈虛說。蓮彌勤行大精進。諷誦法華。未嘗休息。生年七十有餘。微疾頓起。召請諸師友語言。吾有微疾。不為痛患。天童來迎。化佛授手。言訖而逝。端坐如生。三日方蘇曰。吾依誦法華力。至於兜率彌勒內院。諸天贊曰。汝在閻浮誦法華。功德自至此天處。奉見慈氏妙相尊。聞法早契不退忍。聞偈生喜心。慈氏菩薩告曰。爾於人間。以誦法華力故。得生此處。此處諸天。多是於釋迦遺法中。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者。爾可速還下人間。接四部弟子。得令聞知。暫持妙法。大銷諸罪。則用補生天之闕行也。爾時白菩薩言。以何為證。徒眾當信受。即菩薩以薰香塗蓮手。以是因緣還活。時彼手香遍滿一州。國人皆取信。作是說已。不久而卒。寺東北起塔。安置遺身。塔尚薰香。若摩觸壁。三日已上香氣不竭。現所見聞也。
  恒超法師
  恒超法師,俗姓馮,范陽人也。他祖父不作官,世世代代都修學儒道,而家裡也非常富有。法師自小聰敏,雖然和其他的小孩子在一起,但是不會貪玩。十五歲時就已經通達四書五經。
  有一天,法師閱讀佛經,讀了而有所悟,乃感歎的說:人生富貴喻等幻泡,唯有真乘可登運載。遂出家。
  出家後,師乃精進不懈,後來其師往生了,他又遵照佛門的喪禮為師父辦喪事,一點也沒有廢怠。因此其孝悌之名,為北方人所讚歎。
  梁乾化三年,師往五臺山受戒,後因遇戰亂,所以就居止在並汾之間,學習大小乘三藏。
  龍德二年,法師住錫于無棣,在開元寺東北設院講諸經論,二十多年內總共講了三十多遍,其節操高邁舉止舒徐,僧俗看見他沒有不怯懼的。但那是自然而然的,並非威勢欺淩所能比的。
  由於法師德高望重,因此大家都非常敬重。有一次,郡守李君因敬仰法師,於是供養法師一件紫袈裟,法師知道了非常驚恐,就寫了一首詩:
  虛著褐衣老,浮杯道不成,誓傳經論死,不染名利生。
   厭樹遮山色,憐窗向月明,他時隨笵蠡,一棹五湖清。  之後李君又令人勸勉法師,希望讓他和法師結個因緣。但是法師確乎不拔,且說:如果他再這樣子,那我只好到塞外去了。李君聽了只好罷免。
  後來又有相國瀛王,寫了一封信給法師,敘說自己歸向之意。
  法師說:我捨棄父母,克志修行。本是期望彌勒菩薩知道我名,並不想要浪傳虛名於宰官之間。  後乾祐二年仲春三日,示疾而終。逝時天樂騰空,乃生兜率之證明。
  法興法師
  法興法師,洛陽人。七歲出家而不流俗,生活也非常勤苦。
  他持戒精嚴都沒有違犯,又誦法華、淨名等經,以此來追尋佛法真義。而他淡薄寡欲,喜好住在山川林木間,一生不做住持,都是交待給弟子。
  有一次,建了一座三層七間的彌勒大閣樓。並造了彌勒尊像七十二尊、聖賢並八大龍王等像。
  大和二年正月,忽然空中有聲音說:入滅的時候到了,兜率天眾今天已來引導了。法興法師於是沐浴洗淨,端坐而入滅。
  義忠法師
  義忠法師,俗姓尹,潞府襄垣人。九歲時,由於宿世善根引發,因此發心出家,禮淄州的沼法師為師。後來沼法師授與大般涅槃經,十三歲時就已能誦徹四十卷,因此大家都很驚奇,以為他是一位神童。
  法師二十歲時,登壇受比丘戒,又學了四分律,對其義理皆悉通達。另外又學習十二門論,學完之後就開始講這兩部論。沼法師謂為佛門千里駒,恐怕自己無法教導他,於是便送到窺基大師門下學習。不到五年,又通達法華、無垢稱、百法、因明、俱舍、成唯識等經論。
  法師一生講經多遍,著述也有許多,最主要有:成唯識論篡要、鈔三十卷、法華經鈔二十卷、無垢稱經鈔二十卷、百法論疏,到了五十多歲就已經講經七十多遍了。
  七十二歲時,在坐夏當中,每坐一時便望向西北,瞻仰兜率天宮。內心發願:願捨壽時得見天主,永離凡濁終得轉依。  一日早晨,洗浴完畢,整肅儀容向空中禮拜,一會兒又結跏趺坐,囑付流通教法之意,忽然滿室異香,義忠法師合掌說:穢弱比丘,何煩大聖躬來接引。語畢即往生。
  岑闍梨
  岑闍梨,俗姓楊氏,臨原人。在寺院西邊的南泉立了一個誦經堂,常常誦金光明經,因而感得四天王來聽經。後來讀藏經都能常記不忘,前後共誦經三千餘卷。
  他都是以乞食為生,有剩餘的飯就喂老鼠,因此房內的老鼠一共有上百多隻,當老鼠有病時,他將手一撫摸,老鼠的病就好了。
  他有一位很要好的同學,他的法名叫智曉,兩個人經常招集學禪的人,並教導他們學禪,有一天智曉法師知道自己要往生了,就到佛殿上一一跟寺裡的僧人告辭,而大家都很歡喜。後來在禪居寺的齋會將結束時,智曉法師告訴岑闍梨說:我要到兜率天去聽般若了。  岑闍梨說:你先去,我七天後就來了。  是夜三更,智曉法師就往生了,但是到了四更,他的神識就往十里外的遍學寺,到汰法師的床前說:我要走了,今天來此跟您道別。汰法師就送他出門,當汰法師回到房中時,他的弟子說:剛才聽到和尚跟人講話,就拿燈來照,但是門都是關著的。這時汰法師才知道智曉法師有出入無阻的神力,於是派人去打聽,果然已經往生了。
  七天後,岑闍梨也無恙的坐化了。
  玄藻尼師
  玄藻尼師,本姓路氏,吳郡人安茍的女兒。
  十歲時身患重病,雖然良藥入口,但其病卻是日增無減。那時玄台寺的法濟法師告訴她的父親說:她的疾病是由業力而感,這並非藥所能消除的,佛經說:若在苦難的時候,能歸依三寶,並且來懺悔求願,那麼這些苦難都可以得到救濟。如果你和你女兒能棄舍邪俗洗滌塵穢,專心一向事三寶,那麼當得全愈。  安茍同意法濟法師所說,於是在家裡設觀世音齋,每天虔誠禮拜,經過七天,在初夜忽然見到一個金像,從頭到腳三摩其身,自此病就好了。
  玄藻既感靈驗,於是就出家。住在太玄台寺時,精進不懈的讀誦法華經。三十七年當中,每天只吃簡單的蔬菜。並且時常發願,願生兜率淨土。
  宋元嘉十六年,玄藻尼師出都去造經,其後的事,就不知道了。
  淨秀尼師
  淨秀尼師,俗姓梁氏,安定烏氏人也。自小聰敏而又仁慈,七歲時即自己持齋了,家裡曾經請僧人來誦涅槃經,她聽到斷魚肉的經句時,就開始只吃蔬菜。但又不敢讓父母知道,每當餐食有魚肉之類,她便秘密的將它丟棄。
  後來從一位國外來的普練法師受五戒,她精進奉持,未曾有違犯到。每日更是禮佛誦經,未有間斷。十二歲時要求父母要出家,但是父母不准,到了能寫字時,便常常書寫經典,而所有的錢財都拿去作功德。到了十九歲父母方許她出家。
  出家後,事師竭誠恐怕有不及的地方,對自己的道業更是精勤不已。那時有一位馬先生,大家都以為他是神人,有一天他見了淨秀尼師後說:此尼當生兜率。  有一次,請法穎律師講十誦律,在初講之日,因淨秀尼師澡浴的水中自然溢出香氣,恐怕自己觸犯了戒律,於是問普練律師。
  律師說:無犯。  淨秀尼師看見其他的尼師並未如法,因而歎曰:洪徽未遠靈緒稍隤,自非正己焉能導物。於是出來懺悔,大家見了也一一跟隨出來懺悔。
  淨秀尼師曾親手寫了許多的經典,並將它放在堂內,後來感得娑伽羅龍王現跡來擁護,每當供養聖僧果食時,都會有異跡出現。
  梁天監五年六月十九日,彭城寺的慧令法師夢見一座宮殿非常嚴麗,謂是兜率天宮,又見淨秀尼師在裡面。
  慧令法師就告訴她:得好生處勿忘將接。  淨秀尼師說:法師兄是大丈夫,弘通經教自應居勝地。  後來慧令法師聽說淨秀尼師生病,就去看她,並且跟她說夢中的事情。
  到了七月十三日時,淨秀尼師自己夢見有幡蓋樂器在佛殿的西邊。二十二日請相識的僧人來一一告別。二十七日淨秀尼師告訴弟子們:我升兜率天。言畢而卒。年八十九歲。
  惠仙法師
  惠仙法師,俗姓趙,河東蒲板人。從小即有出離世俗之心,但因種種的緣故而滯留在家裡,直到三十歲才得以出家。
  法師出家後,到處去參學,所涉獵的雖然多,但是仍以華嚴、涅槃二部經為主,常常跟別人說:這兩部經猶如如意寶珠,不要忘記乃至暫時棄舍。因此隨身都攜帶這兩部經,就好像鳥之二翼。
  師所居住的地方在各大城市的往來交點,因此這裡的疾病也是最多的,而師更發大慈悲心來救濟這裡的百姓,每當有病人時,師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方法,只是叫病人多多念佛,但是沒有一個不全愈的。
  寺裡有一尊大佛高十多丈,由於年久失修,師乃往來僧俗計議修復,後來佛像完成了,法師年歲也高了。有一天,夢見一位僧人說:卿次冬間必當遷化,可早運行應得延期。雖然如此,但法師也和平常一樣,並沒有憂慮的樣子。
  到了九月時,忽然患了輕微的病但是卻好不了,於是便知道即將往生了。乃告訴弟子說:吾出家有年,屢受菩薩戒,今者更欲受之。於是招集大德高僧,但他們並沒有來。因此法師就拿菩薩戒本來讀誦。
  到了晚上,全寺的僧眾都看見有奇異的天星分佈在寺前後,也有人看見佛像走入房間。次日中午,惠仙法師合掌告訴眾人說:大限雖多,小期一念並好住,願與諸眾為歷劫因緣。於是氣絕往生。
  惠仙法師一生行彌勒願,願生第四天,往生前又感得瑞相。寺內有一位禪師,跟眾人說:必見慈氏矣。
  繼倫法師
  繼倫法師,俗姓曹,晉陽人也,年少而有壯志。出家後,他的師父授與他法華經。那時眾人都為他的宿慧感到驚奇。
  二十一歲登壇受戒後,即學通了法華經,後來看唯識、因明二論,看一遍就能講,於是便著述此二論的疏鈔。後來更著作法華鈔三卷。
  法師為人慈悲,但對於自己的戒行卻嚴而堅強,人一看見他便心服了。
  開寶二年,法師五十一歲,心祈口述得說:願生知足天。往生後頭頂有微熱,到半天後才冷卻。
  道法禪師
  宋朝道法禪師,專精禪定,並且常常持誦神咒。
  他向人家乞討得到的食物,必定節省下一部份,佈施給蟲鳥吃。每天晚上喜歡脫光衣服坐在屋外來飼喂蚊蚋。這樣一直經過很多年。有一天,他在入定的時候,忽然看到彌勒菩薩肚臍放光明,照透三塗苦報,從此道法禪師更加篤勵,努力修行,後來於入定中滅度。
  道宣律師
  道宣律師,俗姓錢氏,丹徒人。他的母親懷妊他時,曾夢見一位梵僧對她說:你所懷妊的是梁朝僧祐律師,而僧祐律師乃是南齊的僧護法師也。所以應該讓他出家。後來在四月八日,道宣律師降誕在這世間。
  道宣律師從小聰穎,九歲即能作詩賦,十五歲時即厭離世俗而來誦習經典,後來依智頵律師學習戒律,在隋大業年間從智首律師受具足戒,並學習四分律。當他只聽了一遍四分律後,便打算去修禪了。智頵律師知道了,就呵責他,並且要他再學習律典,於是他又再學習四分律,前後一共聽了二十多遍。
  後來道宣律師隱居終南山,但是所居住的地方缺水,就有一位神人指示他一個地方,後來往下挖掘,果然湧出泉水,因此乃將所居命名白泉寺。而寺附近的猛獸也都為律師所馴伏。
  由於道宣律師持戒精嚴,因此感得天人送飯。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律師以前做沙彌時,在施食很如法,因此那些鬼神得已飽食,為了感恩,所以天人每日中午送食來供養道宣律師。而律師也經常問天人有關佛陀時代的一些事情,天人都一一予回答。
  有一天,一位天人來拜謁道宣律師,這位天人說:律師當往生兜率淨土,十旬後當在這裡坐化。後來干封二年十月三日,道宣律師安坐而化,是年七十二歲。
  詮明法師
  師發願造三寸刻檀慈氏像,祈誓生兜率天,並著《上生經》抄四卷,以明幽玄。夜夢彌勒像漸長大,金色光明,赫灼對師微笑。師白像言:我等願求生兜率天,將得生否?像曰:我既得釋迦文大師付囑,不念尚不捨之,況有念願。作是言已,還復本像。師秘不語他人,沒後始得遺書中,知其感應。臨終之時,旁人夢見百千青衣人來迎,師指天而去矣。(《三寶感應要略錄》卷下)
  虛雲老和尚兜率受教
  老和尚一一二歲時,三月初三日,師病重時,即趺坐入定,閉目不視、不言、不食、不飲水,惟侍者法雲,寬純日夜侍之,端坐歷九日。十一日早,漸倒下,作吉祥臥,侍者以燈草試鼻官,氣已絕矣,診左右手脈,亦已停矣,惟顏色如常,體尚溫。十二日早,微聞呻吟,旋開目,侍者告以時間,師曰:我覺才數分鐘耳。語侍者法雲曰:速執筆為我記之,勿輕與人說,啟疑謗也。師從容曰:餘頃夢到兜率內院,莊嚴瑰麗,非世間有,見彌勒菩薩,在座上說法,聽者至眾,其中十餘人,係宿識者:即江西海會寺志善和尚、天臺山融鏡法師、岐山恒志公、百歲宮寶悟和尚、寶華山聖心和尚、讀體律師、金山觀心和尚,及紫柏尊者等。余合掌致敬,彼等指余坐東邊頭序第三空位。阿難尊者當維那,與余座靠近。聽彌勒菩薩講唯心識定,未竟,彌勒指謂余曰:你回去。余曰:弟子業障深重,不願回去了。彌勒曰:你業緣未了,必須回去,以後再來。’”
  太虛大師
  師對各種法門平等弘揚,但凡具緣之處,便拈出慈宗法門以利眾生。一九二二年,武昌佛學院初創時,師便規定晚課誦《彌勒上生經》及念彌勒菩薩,回向兜率。以後凡師所開創的道場,皆遵此而行。一九二四年春,師編定慈宗三要”(慈宗三要典《觀彌勒上生經》、《瑜伽真實義品》、《瑜伽菩薩戒本》),並為學僧講授。一九二九年,師寰游歐美期間,在法國巴黎為信徒誦《上生經》,導唱三皈依,略示《上生經》大意,並以慈宗三要囑為譯傳流通。一九三二至三三年間,師住持閩南佛學院(即廈門南普陀寺)時,集眾修習慈宗法門,漸成慈宗學會,編輯慈宗要藏。師亦到各處宣講,《上生經》、《下生經》及《彌勒大成佛經》,並留有講錄流通。
  師將慈宗奉為自己的定課而勤行不絕,並於三五年底及三七年底修彌勒靜七過年。
  四七年三月十七日,師於上海玉佛寺入寂時,在側的緇素弟子為助念彌勒聖號,祝上生兜率,再來人間。四月八日荼毗,法尊法師拾取靈骨,得舍利三百餘顆。
  五百童子造塔,報生兜率聞法
  聞如是,一時佛游波羅奈國,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及諸菩薩俱。
  爾時五百幼童,行步遊戲,同心等意,相結為伴,日日共行,如一體無異,一日不見,猶如百日,甚相敬重。彼時一日俱行遊戲,近於江水,乃興沙塔廟,各自說言:吾塔甚好,汝效吾作!其五百童,雖有善心,但宿命福薄。爾時於山中,天下大雨,積水下流,江水乃大漲,溢出於外,漂沒五百遊戲幼童,溺死水中。
  時眾人往返,諸比丘乃以此事白佛,佛告眾人:各豫知之,宿命有自。呼諸父母,告之莫恐,此兒五百世,宿命應然,生兜率天,皆同發心,為菩薩行。佛放威神,顯其光明,令其父母見子所在。(後略)(《生經》卷四:佛說五百幼童經)
  佛法傳入中國,乃東漢明帝時代(西元六七年)
  淨土宗發揚時期是四世紀末,東晉太元十年(西元三八五年)。此年道安法師發揚兜率淨土法門,以皈依彌勒,求未來往生兜率內院為主。
  道安法師徒弟慧遠,弘揚西方淨土,是為蓮宗初祖。經典中記載,慧遠法師眾多弟子中,只有一三六眾往生西方極樂。
  東晉隆安二年(西元三九八年)法顯法師天竺取經,十三年後回國,著作法顯傳一卷。內中記載,初踏上北天竺時,有一小國名陀歷,國內修行者皆修彌勒淨土。陀歷國有一尊彌勒聖像高八丈,每遇齋日彌勒聖像自然發光,因此,引起鄰近國王皆來供養。彌勒聖像的由來,由一位羅漢,以神通力帶一位雕刻師,上兜率陀天觀彌勒菩薩高度色貌,而後刻木作像,前後上去三次雕刻才完成。
  法顯順嶺西南行,看到很多土族自雕彌勒聖像朝拜,法顯訪問一些土人,才知道立聖像風氣,自佛陀涅槃後三百年至今。此地盛傳,未來彌勒大士繼承釋迦,傳授三寶到此地,所以才有結彌勒因緣的風氣。
  傳記說明:法顯到師子國時,聽一位天竺道人,說明賢劫千佛共用一缽,並說明彌勒下生初轉法輪,三會龍華度釋迦佛遺法中弟子,並度與彌勒有緣的人。
  在傳記中可明白,佛陀涅槃三、四百年後開始,彌勒思想在印度,最少興盛有八百年之久,迦才法師以漢地比較盛行西方淨土,就斷定往生難易之差別,這種說法應該再想想看。
  佛法最注重因緣法,今日沒有,未來不一定沒有,佛法各宗信仰,在區域性有盛有衰,歷歷可見。何況在《大寶積經》、《維摩詰經》,佛陀交待很清楚,末法時代彌勒是護持三寶聖者。時間是佛陀滅度後五百歲。在末法時期彌勒思想才開始盛行。(也是當今時代。)  《大寶積經摩訶迦葉會》:摩訶迦葉白佛言:當來末世後五百歲,有相似沙門,身被袈裟,毀滅如來無量阿僧祗劫,所修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汝莫以此問於如來,何以故?迦葉,彼愚癡人實有過惡,如來不說,以惡欲故,其心妄執邪行諂曲。迦葉,當來末世後五百歲,有諸眾生,具足善根其心清淨,能報佛恩,守護吾法。  世尊,此彌勒菩薩俱在此會,如來付之,于當來世後五百歲法欲滅時,如來無量阿僧祗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悉能守護,流演廣說。何以故?世尊,此彌勒菩薩,于當來世,當證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即伸右手,以摩彌勒菩薩摩訶薩頂,作如是言:彌勒,我付囑汝,當來末世,後五百歲,正法滅時,汝當守護佛、法、僧寶,莫令斷絕。’”  維摩經囑累品:於是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我今以是無量億阿僧祗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付囑於汝,如是輩經,於佛滅後末世之中,汝等當以神力,廣宣流布于閻浮提,無令斷絕。  彌勒菩薩聞說是已,白佛言:世尊,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當令手得如是等經,與其念力,使受持讀誦,為他廣說。世尊!若後末世,有能受持讀誦,為他說者,當知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
  今為世尊之末法時代,也是彌勒菩薩護持三寶之期,佛弟子如果對於彌勒菩薩有關之經論法義,產生懷疑,或妄加評斷,我想世尊真的會掉眼淚了。
  然而此三論之作者,發出誤差疑論後,一千幾百年來,使兜率淨土蒙受很多不白之冤,也害了很多後世說法者,不探討便隨其論調,錯說兜率的不足和不是,也誤了很多末法眾生,錯過很多好因緣。
  其實,彌勒淨土,不是以天上淨土為思想重心,最重要是實現人間淨土,是積極推行地球上,大同盛世的實現,所以求生兜率淨土的眾生,是不畏生死的菩薩眾生,將來隨彌勒再度娑婆,一齊淨化人間,在回向偈中有明確發心:
  願生兜率淨土中,蓮開即見慈尊容。
   悟徹緣生第一義,誓隨彌勒演真宗。
  最後還有一些事實須要再強調,有關書中人物的出生時間:
  法顯傳的作者|法顯大師,西域取經回國是後秦弘始十二年(西元四一)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的譯者沮渠京聲,匈奴人,封安陽侯,劉宋元嘉十六年(西元四三九年),渡流沙遊學西域,回國後從事譯經工作,一生中譯經十六部十七卷。
  道綽大師是淨土宗第二祖,生於西梁大定八年(西元五六二年)卒于唐貞觀十九年(西元六四五年)
  迦才是唐代僧人,貞觀年間住長安弘法寺,修淨土法門,著往生論三卷,其他不詳。
  論時間,三位大師該有看過上下經和法顯傳,但不知為何會報導錯誤。

-----------------------------------------------------------
  五、彌勒過去因緣
  (一)、彌勒發心因緣
  《大方便報恩經》說:釋迦佛修行,從初發心至成佛,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佛藏經》說:彌勒佛修行發心比釋迦佛早四十劫。
  《大方便報恩經》云:
  今釋迦前有一佛出世,名大釋迦牟尼,于彼佛時發大心,從此過去大釋迦佛至罽那尸佛(尸棄佛)為初阿僧祇(遇七萬五千佛)。是時釋迦菩薩,不離女身。
  從罽那尸佛(尸棄佛)至燃燈佛,名為第二阿僧祇(遇七萬六千佛)。是時始得離女身,是時菩薩持花供養,上燃燈佛,敷鹿皮衣,布髮淹泥。是時燃燈佛坐為授記,汝于來世,過九十一劫,當得成佛,號釋迦牟尼。
  從燃燈佛至毗婆尸佛(弗沙佛)名為第三阿僧祇(遇七萬七千佛)
  1.主因
  釋迦佛、彌勒佛往昔本願因緣:
  佛告阿難及無量百千大眾曰。乃往過去十無數劫,爾時有佛,號焰光遊戲妙音自在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爾時有一婆羅門子,名曰賢壽,諸相具足,見者歡喜。從園苑出,見彼如來端正殊妙,諸根寂靜,得奢摩他,如清淨池,無諸垢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自莊嚴,如娑羅樹,其花開敷,如須彌山,出過一切,面貌熙怡,如月盛滿,威光赫奕,如日顯曜,形量周圓,如尼俱陀樹。
  是時賢壽見佛如來殊勝之相,心生淨信,作是思惟:稀有世尊,乃能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莊嚴,我亦願於當來之世,成就如是功德之身。發是願已,投身於地,復自念言:若當來世得佛身者,唯願如來足蹈我上。  爾時彼佛知賢壽意,即以其足蹈賢壽身。當下足時,得無生法忍。復能成就天眼、天耳、他心、宿住、神境、智通。
  佛告阿難:賢壽菩薩所獲神通,從是已來,不復退失。于意云何?爾時賢壽豈異人乎?今此會中彌勒菩薩摩訶薩是。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彌勒菩薩,久已證得無生法忍,何故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佛告阿難:菩薩有二種莊嚴、二種攝取。所謂攝取眾生,莊嚴眾生;攝取佛國,莊嚴佛國。彌勒菩薩于過去世修菩薩行,常樂攝取佛國,莊嚴佛國。我于往昔修菩薩行,常樂攝取眾生,莊嚴眾生。然彼彌勒修菩薩行經四十劫,我時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由我勇猛精進力故,便超九劫,於賢劫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難,我以十法得證菩提。云何為十?一者能施所愛之物;二者能施所愛之妻;三者能施所愛之子;四者能施所愛之頭;五者能施所愛之眼;六者能施所愛王位;七者能施所愛珍寶;八者能施所愛血肉;九者能施所愛骨髓;十者能施所愛支分。是名為十。我行此法,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助緣
  大論云:
  弗沙佛出世時,彼佛有二弟子,一者名釋迦,二者名彌勒。
  弗沙佛觀釋迦菩薩心未純熟,所化弟子,心已純熟。而彌勒心已純熟,而所化弟子,心未純熟。
  故弗沙佛欲使釋迦疾得成佛,則雪山於寶窟中入大光明三昧。
  是時釋迦菩薩化外道仙人,上采名華,仍見弗沙佛化生寶窟中,身放光明。菩薩見佛,心大歡喜。
  便先翅一腳立,叉手向佛,一心觀佛,目不曾眴。七日七夜以偈贊佛:
  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七夜諦觀於佛,目未曾眴,於是超九大劫,於賢劫中成佛也。
  (二)、彌勒慈心不殺因緣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提國。寂滅道場。彌加女村。自在天寺精舍。時有迦波利。婆羅門子。名彌勒。軀體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銀光明。黃金校飾。如白銀山。威光無量。來至佛所。爾時世尊。與千二百五十比丘。經行林中。又有結髮梵志。五百人等。遙見彌勒。威儀庠序。相好清淨。五體投地。如銀山崩。成金花聚寶間側。金花金台七寶為果。於台閣中有妙音聲。而說偈言:
  我見牟尼尊 面貌常清淨 百福相奇特 世間無倫匹
  煩惱垢永盡 智慧悉成滿 一向常歸命 身心無疲倦
  故我以五體 欲得勝安樂 脫苦無所畏 敬禮釋迦文
  時諸梵志見聞此事白佛言:世尊!如此童子威儀庠序光明無量,與佛無異,於何佛所初發道心受持誰經?唯願天尊,為我解說。  佛告式幹梵志: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令汝歡喜。
  乃往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時。有世界名勝花敷。佛號彌勒。恒以慈心四無量法教化一切。彼佛說經。名慈三昧光。大悲海雲。若有聞者。即得超越百億萬劫。生死之罪。必得成佛無有疑慮。
  時彼國中有大婆羅門,名一切智光明,聰慧多智廣博眾經,世間技藝六十四能無不綜練。聞佛出世說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即以世間一切義論難詰彼佛,盡其辭辯而不能屈,即便信伏為佛弟子,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作是言:我今於佛法中,誦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以此功德願于未來過算數劫,必得成佛而號彌勒。於是捨家即入深山,長髮為相修行梵行,八千歲中少欲無事乞食自活,誦持是經一心除亂。
  彼時世間有雨星現,國王淫荒彗星橫流,連雨不止洪水暴漲。仙人端坐不得乞食經歷七日。
  時彼林中有五百白兔,有一兔王,母子二獸見於仙人七日不食,而作是言:今此仙人為佛道故,不食多日命不云遠。法幢將崩法海將竭,我今當為無上大法令得久住不惜身命。即告諸兔:一切諸行皆悉無常。眾生愛身空生空死未曾為法。我今欲為一切眾生作大橋樑令法久住供養法師。  爾時兔王即為群兔。而說偈言:
  若有畜生類 得聞諸佛名 永離三惡道 不生八難處
  若聞法奉行 生處常值佛 信法無疑惑 歸依賢聖僧
  隨順諸戒行 如是疾得佛 必至大涅槃 常受無上樂
  爾時兔王說此偈已,告諸兔言:我今以身欲供養法,汝等宜當各各隨喜。所以者何?我從多劫喪身無數,三毒所使為鳥獸形,唐生唐死未曾為法,吾今欲為無上法故棄捨身命供養法師。  時山樹神即積香薪以火然之,兔王母子,圍繞仙人足滿七匝白言:大師!我今為法供養尊者。仙人告言:汝是畜生,雖有慈心何緣能辦。兔白仙人:我自以身供養仁者,為法久住令諸眾生得饒益故。作此語已即語其子:汝可隨意求覓水草,繫心思惟正念三寶。  爾時兔子聞母所說,跪白母言:如尊所說無上大法欲供養者,我亦願樂。作此語已,自投火中母隨後入。
  當于菩薩捨身之時天地大動,乃至色界及以諸天,皆雨天華持用供養。肉熟之後。時山樹神白仙人言:兔王母子為供養故投身火中,今肉已熟汝可食之。時彼仙人聞樹神語,悲不能言,以所誦經書置樹葉。又說偈曰:
  甯當燃身破眼目 不忍行殺食眾生
  諸佛所說慈悲經 彼經中說行慈者
  寧破骨髓出頭腦 不忍啖肉食眾生
  如佛所說食肉者 此人行慈不滿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 迷沒生死不成佛
  時彼仙人說此偈已,因發誓言:願我世世不起殺想恒不啖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斷肉戒。作此語已,自投火坑與兔並亡,是時大地六種震動,天神力故樹放光明,金色晃曜照千國土,時彼國中諸人民等,見金色光從山樹出,尋光來至,既見仙人及以二兔死在火中,見所說偈並得佛經,持還上王,王聞此法傳告共宣,令聞此者皆發無上正真道心。
  佛告式幹:汝今當知,爾時白兔王者,今現我身釋迦文尼佛是,時兔兒者今羅侯羅是,時誦經仙人者,今此眾中婆羅門子彌勒菩薩摩訶薩是,我涅槃後五十六億萬歲,當於穰佉轉輪聖王國土華林園中金剛座處龍華菩提樹下,得成佛道,轉妙法輪。時五百群兔者,今摩訶迦葉等五百比丘是,時二百五十山樹神者,舍利弗目犍連等二百五十比丘是,時千國王,跋陀婆羅等千菩薩是。彼王國土諸人民等得聞經者,從我出世乃至樓至,於其中間受法弟子得道者是。  佛告式幹:菩薩求法勤苦歷劫不惜身命,雖復從報受畜生身,常能為法不惜軀命,投於火坑以身供養,便得超越九百萬億劫生死之罪。於是得在恒河沙等無量諸佛先,先彌勒前得成佛道,汝等云何不勤為法。  佛說是語時,式乾等五百梵志求佛出家,佛言善來,鬚髮自落即成沙門,佛為說法,豁然意解成阿羅漢。八萬諸天亦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會大眾聞佛所說,各各稱讚菩薩所行。
  舍利弗白佛言:時彼仙人投火坑已為生何處。  佛告舍利弗:時彼仙人投火坑已生於梵世,普為一切說大梵法,乃至成佛轉大梵輪。所說經典亦名慈三昧光大悲海雲,所制波羅提木叉,不行慈者名犯禁人,其食肉者犯於重禁,後身生處常飲熱銅。至彼仙人得作佛時,如彌勒菩薩下生經說。  尊者阿難,聞佛所說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叉手長跪,而白佛言:世尊!彌勒成佛所說戒法,乃以慈心制不食肉,為犯重禁,甚奇甚特。  時會大眾異口同音皆共稱讚:彼國眾生不食肉戒,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當得往生。
  尊者阿難復白佛言:當何名此經?云何受持之?
   
佛告阿難:此法之要,名白兔王菩薩不惜身命為無上道;亦名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如是受持。  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
  六、彌勒現世授記因緣
  《古來世時經》
  佛告比丘。後來世人其命增長八萬歲。當有世尊號曰彌勒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如我今也。天上天下諸天梵釋。沙門梵志莫不歸伏從受道教。普說法化上、中、下。善分別其義。清修梵行。普興道化猶如我今也。其清淨教流布。天上天下莫不承受。其比丘眾無央數千。
  爾時賢者彌勒處其會中。即從坐起偏袒右肩。長跪叉手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當來世人壽八萬歲時。當為彌勒如來至真等正覺。教化天上天下如今佛耶。
  於是世尊贊彌勒曰。善哉善哉。乃施柔順廣大之慈。欲救無數無極之眾。乃興斯意欲為當來一切唱導。亦如我今也。汝當來世即當成佛。號曰彌勒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于時賢者阿難持扇侍佛。佛告阿難。取金縷織成衣來。當賜彌勒比丘。阿難受教。即往取奉授世尊。世尊取已便與彌勒。謂彌勒言。取是法衣以施眾僧。所以者何。謂如來至真等正覺。于世間人多所饒益。救以至德。彌勒即以奉眾僧。

-----------------------------------------------------------
  七、求生兜率淨土之修法
  (一)、懺悔
  1.懺悔六根所造一切罪業
  懺悔六根之法門是普賢菩薩行法經所開示之修法,天臺智者大師依此法門修持。
  懺文如下:
  懺悔眼根文
  至心懺悔,弟子○○與一切法界眾生,從無量世來,眼根因緣,貪著諸色,以著色故,貪愛諸塵,以愛塵故,受女人身。世世生處,惑著諸色。色壞我眼,為恩愛奴。故色使我經歷三界。為此弊使,盲無所見。眼根不善,傷害我多。十方諸佛,常住不滅,我濁惡眼,障故不見。今誦大乘方等經典,歸向普賢菩薩,及一切世尊,燒香散花,說眼過罪,不敢覆藏。諸佛菩薩,慧眼法水,願與洗除。以是因緣,令我與一切眾生,眼根一切重罪,畢竟清淨。
  懺悔耳根文
  至心懺悔,弟子○○與一切法界眾生,從多劫來,耳根因緣,隨逐外聲。聞妙音時,心生惑著,聞惡聲時,起百八種,煩惱賊害。如此惡耳,報得惡事。恒聞惡聲,生諸攀緣。顛倒聽故,當墮惡道;邊地邪見,不聞正法,處處惑著,無暫停時。坐此竅聲,勞我神識。墜墮三途,十方諸佛,常住說法。我濁惡耳,障故不聞。今始覺悟,誦持大乘功德海藏,歸向普賢菩薩及一切世尊。燒香散花,說耳過罪,不敢覆藏。以是因緣,令我與法界眾生,耳根所起一切重罪,畢竟清淨。
  懺悔鼻根文
  至心懺悔,弟子○○與一切法界眾生,從無量劫來,坐此鼻根,聞諸香氣。若男女身香、肴?之香及種種香,迷惑不了,動諸結使;諸煩惱賊,臥者皆起,無量罪業,因此增長。以貪香故,分別諸識,處處染著,墮落生死,受諸苦報。十方諸佛,功德妙香,充滿法界,我濁惡鼻,障故不聞。今誦大乘香淨妙典,歸向普賢菩薩,及一切世尊,燒香散花,說鼻過罪,不敢覆藏。以是因緣,令我與一切眾生,鼻根一切過罪,畢竟清淨。
  舌根懺悔文
  至心懺悔,弟子○○與一切法界眾生,從無數劫來,舌根所作。不善惡業;貪諸美味,損害眾生,破諸禁戒,開放逸門。無量罪業,從舌很生。又以舌根,起口過罪: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誹謗三寶,贊說邪見,說無益語;鬥構壞亂,法說非法。諸惡業刺,從舌根出。斷正法輪,從舌根起。如此惡舌,斷功德眾,於非義中,多端強說,讚歎邪見,如火益薪,舌根罪過,無量無邊。以是因緣,當墮惡道,百劫千劫,永無出期,諸佛法味,彌滿法界,舌根罪過,不能了別,今誦大乘諸佛秘藏,歸向普賢菩薩及一切世尊。燒香散花,說舌罪過,不敢覆藏,以是因緣,令我與法界眾生,舌根一切重罪,畢竟清淨。
  身根懺悔文
  至心懺悔弟子○○與一切法界眾生,從久遠來,身根不善,貪著諸觸。所謂男女身分,柔軟細滑。如是等種種諸觸,顛倒不了。煩惱熾然,造作身業,起三不善,謂殺盜淫。與諸眾生,作大冤結,造逆破戒。乃至焚燒塔寺,用三寶物,無有羞恥。如是等罪,無量無邊。從身業起,說不可盡,罪垢因緣。未來世中,當墮地獄,猛火焰熾,焚燒我身;無量億劫,受大苦惱。十方諸佛,常放淨光,照觸我等,身根重罪,障故不覺,但知貪著粗弊惡觸。現受眾苦,後受地獄餓鬼畜生等苦,如是種種眾苦,沒在其中,不覺不知。今日慚愧,誦持大乘真實法藏,歸向普賢菩薩,及一切世尊。燒香散花,說身過罪,不敢覆藏,以是因緣,令我與法界眾生,身一切重罪,畢竟清淨。
  意根懺悔文
  至心懺悔,弟子○○與一切法界眾生,從無始以來,意根不善,貪著諸法,狂愚不了。隨所緣境,起貪嗔癡。如是邪念,能生一切雜業。所謂十惡五逆,猶如猿猴,亦如黐膠,處處貪著,遍至一切六情根中。此六根業,枝條花葉,悉滿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處,亦能增長無明老死,十二苦事。八邪八難,無不經歷。無量無邊,惡不善報,從意根生。如是意根,即是一切生死根本,眾苦之源。如經中說:釋迦牟尼佛,名毗盧遮那,遍一切處。當知諸法,悉是佛法,妄想分別,受諸熱惱;是則於菩提中見不清淨,於解脫中而起纏縛。今始覺悟,生重慚愧,生重怖畏。誦持大乘,如說修行。歸向普賢菩薩及一切世尊。燒香散花,說意過罪,髮露懺悔,不敢覆藏。以是因緣,令我與法界眾生,意根一切重罪,乃至六根所起一切惡業已起今起,未來應起,洗浣懺悔,畢竟清淨。
  2.對彌勒菩薩求懺悔
  大慈大悲湣眾生 大喜大舍濟含識
  相好光明以自嚴 弟子至心歸命禮
  一心求懺悔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拜下去時,說出自己的過失)每日拜一八拜或四十九拜或十二拜,隨己意。
  或懺六根
  一心頂禮 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弟子○○今在佛前求懺悔,懺悔眼根()所造一切罪業。
  (二)、歸依
  彌勒自告釋詮明:我得釋迦大師要契咐囑,不念我者,尚不捨之,況於念願。
  發願歸依彌勒,自得菩薩攝受。可在佛前發願。稱念:
  弟子○○今在本尊彌勒菩薩前,發誠實誓願,今始願作彌勒弟子眷屬。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三稱三拜)
  (三)、發願(欣求內院)
  1.依玄奘大師之願文
  南無彌勒如來 應等正覺 願與含識 速奉慈顏
  南無彌勒如來 所居內眾 願捨命已 必生其中
  2.依圓證法師之願文
  一心皈命 兜率內院 彌勒尊佛 願白毫光 照燭我身 
  持佛禁戒 思念十善 行眾善業 於念念中 稱佛聖號 
  廣植福田 若臨命終 預知時至 身無眾苦 遠離顛倒 
  如入禪定 舍報上生 蓮開即見 慈尊接我 與諸天眾 
  光消罪障 福智增長 眾生願度 煩惱願斷 法門願學 
  佛道誓成 願隨從佛 降生閻浮 龍華樹下 成等正覺 
  我與有情 勤修供養 請轉法輪 常聞妙法 證不退轉 
  更得承事 供養未來 賢劫諸佛 盡未來際 無有空過 
  于諸佛所 廣修萬行 利益眾生 滿斯道願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四)、念佛
  慈無能勝補處尊 常居兜率演圓因
  現身塵刹有誰識 融心法界許彼親
  袋中寶藏全傾出 笑顏等付者個人
  願偕彌陀垂接引 好令三會證一真
  南無兜率內院 萬德周圓 位居補處
  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 南無彌勒尊佛 
  彌勒尊佛
 
  (五)、贊佛
  依玄奘大師之禮贊。每段拜一拜
  彌勒禮贊
  弟子○○贊禮彌勒慈尊,願未來往生慈尊淨土
  (1) 至心歸命禮,當來彌勒佛。
  諸佛同證無為體,真如理實本無緣,為誘諸天現兜率,
  其猶幻土出眾形。元無人馬迷將有,達者知幻未曾然,
  佛身本淨皆如是,愚夫不了謂同凡。知佛無來見真佛,
  於慈必得永長歡,故我頂禮彌勒佛,唯願慈尊度有情。
  願共諸眾生,上生兜率天,奉見彌勒佛。  一拜
  (2) 至心歸命禮,當來彌勒佛。
  佛有難思自在力,能以多刹內塵中,況今現處兜率殿,
  師子床上結跏坐。身如檀金更無比,相好寶色曜光暉,
  神通菩薩皆無量,助佛揚化救含靈。眾生但能至心禮,
  無始罪業定不生,故我頂禮彌勒佛,唯願慈尊度有情。
  願共諸眾生,上生兜率天,奉見彌勒佛。  一拜
  (3) 至心歸命禮,當來彌勒佛。
  慈尊寶冠多化佛,其量超過數百千,此土他方菩薩會,
  廣現神變寶冠中。佛身白毫光八萬,常說不退法輪因,
  眾生但能修福業,屈伸臂頃值慈尊。河沙諸佛由斯現,
  況我本師釋迦文,故我頂禮彌勒佛,唯願慈尊度有情。
  願共諸眾生,上生兜率天,奉見彌勒佛。  一拜
  (4) 至心歸命禮,當來彌勒佛。
  諸佛當居清淨刹,受用報體量無窮,凡夫肉眼未曾識,
  為現千尺一金軀。眾生視之無厭足,令知業果現閻浮,
  但能聽經勤誦法,逍遙定往兜率宮。三塗於茲必永絕,
  將來同證一法身,故我頂禮彌勒佛,唯願慈尊度有情。
  願共諸眾生,上生兜率天,奉見彌勒佛。  一拜
  (六)、誦經
  1.誦《彌勒上生經》
  贊:
  位居補處 萬德周圓 龍華樹下說真詮 
  願生兜率天 長侍佛前 當來授記先 
  南無阿逸多菩薩摩訶薩(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2.誦妙法蓮華經
  經云:若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墮惡趣,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
  (七)、修福
  八關齋戒,香花、燈供養
  (八)、持咒
  1.得見彌勒根本大明神咒(可以背誦)  南謨囉怛那怛囉夜耶。南謨吠嚕左那莎彌爾。怛他耶多耶。阿囉喝帝三藐三沒馱耶。怛侄他。唵。昧咄侶怛哩。昧怛囉婆悉爾。昧咄侶怛葛吒耶。三摩囉三摩囉。莎剛波囉底倪也。娑囉娑囉。尾娑囉尾娑囉。冒馱耶冒馱耶。冒馱耨耶帝。摩訶冒地。波哩蛙哩底多摩那細莎訶。
  2.彌勒菩薩心咒
  唵 布大 美帝面 梭哈
  (九)、回向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同生兜率天
  親近大慈父 同赴龍華會 同證無上道
  願生兜率淨土中 蓮開即見慈尊容
  悟徹緣生第一義 誓隨彌勒演真宗
  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南無大妙相菩薩
  南無法花林菩薩
  南無兜率內院眾菩薩

-----------------------------------------------------------
  八、彌勒未來下生示現十事
  彌勒未來再經五百六十萬年,將從兜率降下人間。在人間成淨土時,也就是眾生薄淫怒癡時,他將從天上來。而彌勒從天上來人間,會有什麼示現事呢?
  《華嚴經》卷五十八:
  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將下生時,現十種事。
  (一)、從足下放大光明(安樂莊嚴光)  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惡趣。諸難眾生,觸斯光者,莫不皆得離苦安樂。得安樂已,悉知將有奇特大人,出興於世。
  (二)、從眉間白毫相中放大光明(覺悟光)  普照三千大千世界,照彼宿世一切同行,諸菩薩身。彼諸菩薩,蒙光照已,咸知菩薩將欲下生。各各出興無量供具,詣菩薩所,而為供養。
  (三)、從右掌中放大光明(清淨境界光)  悉能嚴淨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其中若有已得無漏諸辟支佛,覺斯光者,即舍壽命。若不覺者,光明力故,徙置他方,餘世界中。一切諸魔,及諸外道,有見眾生,皆亦徙置他方世界,唯除諸佛神力所持應化眾生。
  (四)、從其兩膝放大光明(清淨莊嚴光)  普照一切諸天宮殿,下從護世,上至淨居,靡不周遍。彼諸天等,咸知菩薩于兜率天,將欲下生,俱懷戀慕,悲歎憂惱,各持種種華鬘衣服,塗香末香,幡蓋妓樂,詣菩薩所,恭敬供養,隨逐下生,乃至涅槃。
  (五)、于卍字金剛莊嚴心藏中放大光明(無能勝幢光)  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金剛力士,時有百億金剛力士,皆悉來集,隨逐侍衛,始于下生,乃至涅槃。
  (六)、從其身上一切毛孔放大光明(分別眾生光)  普照一切大千世界,遍觸一切諸菩薩身,複觸一切諸天世人。諸菩薩等,咸作是念,我應住此,供養如來,教化眾生。
  (七)、從大摩尼寶藏殿中放大光明(善住觀察光)  照此菩薩當生之處,所托王宮。其光照已,諸余菩薩,皆共隨逐,下閻浮提。若於其家,若其聚落,若其城邑,而現受生,為欲教化諸眾生故。
  (八)、從天宮殿及大樓閣諸莊嚴中放大光明(一切宮殿清淨莊嚴光)  照所生母腹。光明照已,令菩薩母,安隱快樂,具足成就一切功德。其母腹中,自然而有廣大樓閣,大摩尼寶,而為莊嚴,為欲安處菩薩身故。
  (九)、從兩足下放大光明(善住光)  若諸天子,及諸梵天,其命將終,蒙光照觸,皆得住壽,供養菩薩,從初下生,乃至涅槃。
  (十)、從隨好中放大光明(眼莊嚴光)  示現菩薩種種諸業。時諸人天,或見菩薩,住兜率天,或見入胎、或見初生、或見出家、或見成道、或見降魔、或見轉法輪、或見入涅槃。
  菩薩摩訶薩,于身于座、于宮殿、於樓閣中,放如是等百萬阿僧祇光明,悉現種種諸菩薩事,現是業已,具足一切功德法故,從兜率下生人間。

-----------------------------------------------------------
  後記
  彌勒信仰介紹至此,最後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加強諸位之信心。
  佛說:
  彌勒菩薩法王子,從初發心不食肉,
  以是因緣名慈氏,為欲成熟諸眾生;
  處於第四兜率天,四十九重如意殿,
  晝夜恒說不退行,無數方便度天人;
  八功德水妙華池,諸有緣者悉同生,
  我今弟子付彌勒,龍華會中得解脫;
  於末法中善男子,一搏之食施眾生,
  以是善根見彌勒,當得菩薩究竟道。
  但願有緣弟子,速速歸依彌勒,求生兜率淨土,
  未來龍華會上,得受大菩提記。彌勒尊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